气息微弱地说道:“那日你来请教,我便说过,谋一地或谋数年,他阎锡山算有些本事,可谋一国或谋百年,他阎锡山不如你多矣.”
赵戴文顿时陷入纠结,低着头:“他也是为了山西百姓,谋一地又何妨?”
“你啊,是为他考虑,可也没有为他考虑!”
“何解?还请先生教我!”赵戴文似乎听到了什么希望一般,立马起身上前。
男子轻轻喘了几口:“你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抗战胜利了,他阎锡山当如何自处,山西千万百姓如何自处,全国万万同胞如何看待山西?”
“这”
赵戴文猛然惊醒,踉跄着后退一步,仓皇间还撞倒了椅子。
“这万一抗战胜利了.万一抗战胜利了.”赵戴文每念一遍,眼睛便瞪得越大。
史笔如铁
不光是阎锡山,这山西百姓,怕是不知道要受多少年无妄之灾。
后圣有言,人性本恶.
怕是到时候,山西人到到处被人戳脊梁骨,而他阎锡山.
之前种种无论做得多好,怕是要与秦桧一列了。
男子看着赵戴文的模样笑而不语,想必对方心中已经有了答案,那么他这一路的颠沛流离、生死一线,便算有了交代。
这时,赵戴文的侍从送来最新的电报,见对方魂不守舍,便给了最近一直陪伴赵戴文的神秘男子。
男子接过电报,轻声念道:“日寇第237联队在狂口渡为裴昌会与廖肯所破,此役歼敌超过2000,算是大捷。”
赵戴文脸色来不及缓和,又听到了噩耗。
“第3军军长唐淮源在县山阵地被日寇所围,激战至今日,自戕殉国.”
!?
赵戴文整个人懵了,军长?
自戕?
中条山局势已经崩坏到如此境地了吗?
若此战中条山大败,日后抗战胜利,史书会怎么写山西百姓,怎么写晋绥军,怎么写他阎锡山?
见死不救?
与日寇眉来眼去?
还是
想到这里,赵戴文浑身一颤,但他的眼神却逐渐坚定下来。
深夜
驻扎在乡宁县前西坡的暂编37师驻地突然沸腾起来,各营连长骑着战马在营帐间来回奔走:
“奉阎长官有令,全师轻装南下!抗日!!”
不过一个小时,队伍就在那道命令下走出大山,走进抗日战场。
而跟在队伍里面的赵戴文却时不时地回望克难坡,口中念念有词:“总不好让人说我们晋绥军不抗日吧?百川,换做当年东京的你,也会做跟我一样的选择吧?”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