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 第454章 去天竺

第454章 去天竺(1/2)

    吐火罗国。

    在这宽阔又人烟稀少的土地上,一行人正缓缓向前。

    在队伍最前方,为首之人骑着马眺望着远方,一名中年男子,神色稍显颓然,眼中亦是浮现一抹忧虑。

    而他正是从大隋撤离,一路向西而来的唐王李渊。

    此刻跟随在李渊身边的众人,脸色也都不好看,这等西域莽荒之地,如何能够与中原繁华相提并论?

    他们在大隋的时候,或许还无法理解这些东西,可他们跋涉千里而来,走过这一片片土地,感触却是无比深刻。

    相较于离开之前,李渊的肤色比起之前黑了不少,他轻叹一声,转过身说道

    “现如今,我们已经快要离开西域了,可接下来,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最近这段时间,李渊很是焦虑,在离开大隋之后,他才能理解为什么众多外族都想要入主中原。

    中原花花世界,确实不是其他地方能够比拟的。

    或许李渊的决心并未改变,可他们一路至此,大军之中已经开始出现逃兵。

    哪怕流落在这异域他乡,这些士卒也不想跟着李渊继续走了。

    他们奔波何其之远,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叫这些将士们如何坚持下去?

    此刻的李渊,同样在担心这个问题。

    那些个大臣哑口无言,他们对此人生地不熟,哪有什么意见可言?

    当然了,李渊真正询问的并不是其他人,正是他的次子李世民。

    虽然李世民年纪不大,可他的决断,却不是其他人能够比拟。

    经历诸事之后,李渊无疑意识到,想要走出一条生路,重整旗鼓再杀回大隋,真正的关键就是李世民和李元霸。

    有李世民的决断,再加上李元霸的实力,他们必然能够找到容身之地。

    当听得李渊之言,李世民同样面露思索之色,但他并未考虑太久,而是说道

    “父王,这段时间孩儿已经找沿途牧民打探过消息,在吐火罗国之南,有一国名为突厥,其地产丰饶,土地广阔……

    如果我等想要定居,不妨从此南下攻取突厥之地以为根基,等局势稳固,囤积钱粮,厉兵秣马,再伺机反攻中原。”

    李世民没有藏着掖着,他认真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他并未选择直接落脚于吐火罗,至于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一方面是吐火罗土地荒芜,气候不定,对于李渊等中原人士来说,实在不是一个扎根立足的好地方。

    至于另一方面,那就是吐火罗作为西域诸国之一,无疑是大隋的一员,如果让马展得知,李渊一行占据吐火罗之地,谁也无法确定,马展是否会兴兵而来。

    虽然李渊等人仍旧心有不甘,想要伺机反攻大隋,可没有绝对把握之前,他们才不想和马展正面交锋。

    所以,相较于眼前的吐火罗,南面的天竺与中原环境类似,也更加丰饶富庶,才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哪怕天竺的实力,比起吐火罗的西域之国要强大不少,李世民也无所畏惧。

    他们只是打不过马展,并不代表他们畏惧这些外族。

    如果不是担心惊扰马展,李渊一行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扫灭西域诸国。

    哪怕在这路上,有部分将士逃离,可李渊麾下仍旧有十余万人。

    如此大的声势,沿途诸国见了,只能小心翼翼提供粮草,完全不敢有其他的心思。

    毕竟,就算他们可以向大隋求援,可是等大隋得到消息赶到,他们已经凉得不能再凉了。

    听着李世民的描述,李渊面露沉吟之色,但他并未考虑太久,便沉声道

    “好,那我们就去天竺,先拿下立足之地,再考虑报仇之事!”

    李渊暗暗咬牙,锐利的目光表明了他的决心。

    就这样,此事决定下来。

    李世民颔首道

    “既然确定要对天竺用兵,孩儿觉得,我们可以借助吐火罗国之力,让他们替我们收集天竺的情报,提供兵马的粮草。”

    对此,李渊自然不会拒绝,他欣然道

    “好,此事就由你负责吧!”

    这一路上,李渊都是沿途要粮,他带着十多万人,一路从关中来到这里,携带了再多粮草也不够用啊!

    李世民拱手称是。

    ——

    在马展扫灭凉并之地后,大隋逐渐恢复了安定。

    这正是无数百姓都期盼的日子。

    经受李渊洗劫的大兴城,已经是逐渐恢复元气,众多人口往来于此。

    因为不久之后,这里将会有一件盛世。

    西域诸国的国王,将会来大兴城朝拜新君。虽然这件事看起来,和寻常百姓没什么关系,却也让他们与有荣焉。

    甚至于,朝廷越发兴盛,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最近这段时间,马展也是过得颇为快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