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另一回事了。
**********
第二天,预定的炮击还没开始,扬武州举起了降旗。
原来,徐恩盛在打出了一场二百一十三比零的败仗之后,深知守不住、打不过,如果不跑,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连夜率部逃往了京山,天亮后,百姓们发现清军已经踪影全无,便推举代表出城投降了。
这正是李过所乐见的结果。
他原本打算全歼守军,所以四面围攻,不给徐恩盛逃跑的机会,后来久攻不下,他改变了主意,围三缺一,只要城,不要人。
可是经过之前的较量,徐恩盛以为顺军不过如此,反倒坚定了固守待援的信心,李过虽然给他让开了逃生之路,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要不是重炮试射让他感到了威胁,野战被虐又让最后的希望破灭了,他还会在城里一直跟李过耗下去。
现在好了,李过如愿以偿:徐恩盛逃跑,扬武州献城,城墙也完好无损,不必担心将来的防守问题了。
李过兴高采烈的进入城中,出榜安民、严令剪辫、遣使报捷之后,又传下命令:全军休整三天后启程前往宜城,重炮也立即装船,一起行动;李友对襄阳发起试探性进攻,如果不能得手,则先行围困,等待主力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