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153章 不能容忍

第153章 不能容忍(1/2)

    “末将骠骑大将军朱政接旨,定不负陛下厚望,一战建功!”朱政神情庄重,上前跪拜谢恩。

    与此同时,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强烈的触动。

    今日所见所闻,件件历历在目!

    十分明白,朱元璋此举全是为了委任他来主持这次征讨倭寇的任务。

    哪怕是以赐死李善长这种贻祸无穷的手段作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究竟他为此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要知道,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朱元璋只是因突发疾病,担心时日无多,这才痛下杀手。

    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啊。

    在李善长死后多年,依旧有人不断为其鸣冤叫屈,甚至上书朝廷。

    其中还包括后来闻名遐迩的解缙。

    他曾撰写《论韩国公冤事状》,呼吁为李善长平反昭雪。

    自此之后,历代均有无数人因此唾骂朱元璋为暴君!

    由此可见,他在众多文人心中的形象已然跌入谷底!

    可是如今,这一切都是为了他。

    朱元璋毫不犹豫赐死李善长。

    这份深沉的关怀与恩情,纵然不是血脉相连的祖孙,却胜似亲缘!

    想到这里,朱政默默立下决心。

    待此次出征倭国建立军功之后,

    也算达成了自己来到明朝的一大心愿!

    届时,他将不再四处奔波,而是留在应天府陪伴朱元璋走完最后的人生旅程。

    毕竟,朱元璋晚年的境遇实在令人叹息。

    "好了,把这些土豆运回去,务必妥善保管,一个都不能损坏。

    还有刚才交代的事情以及相关人员,立刻回衙门着手处理。

    全力配合骠骑大将军,违者……哼!"

    事情已经安排妥当,朱元璋也不再拖延,简单摆手示意后说道:

    "好了,咱们回去吧,哎,腰酸得紧,真是老喽,不中用了!"

    说完,他拍了拍有些僵硬的老腰,又摇了摇头。

    随即招手唤来朱政,两人并肩朝皇宫走去。

    见状,现场所有人如释重负。

    并不是他们胆怯,而是今日之事太过惊悚。

    连李善长这样的人物都被赐死,更别提他们这些普通人了。

    显然,只要朱元璋想做,没有人能阻挡!

    想到这里,在场的文官们都恍然大悟。

    看来以后行事更要谨慎小心,莫要拿性命开玩笑!

    然而,此事一旦传出,不知又要引发多少是非议论呢!

    想到这里,众人都不禁摇头叹息。

    至于征讨倭寇的具体事务,他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无论如何,必须全力协助朱政。

    不然,下一个遭灭族的说不定就是他们自己了。

    傅友德、蓝玉等武将们,此刻也都有劫后余生的感觉。彼此对视一眼,不禁摇头苦笑。

    皇上对朱政的宠信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料,甚至有些触犯忌讳的意思!连李善长都被处置,这恩宠简直难以形容!

    看来这次征倭计划是没戏了,往后恐怕连接近朱政都要避开。实在惹不起啊!

    同时,他们心中又充满忐忑,不知皇上是否仅针对李善长一人。还是这只是个开始,自己也会被牵连?

    想到这里,众人难以安心,决定去向太子朱标打听消息。于是,他们各自揣测着,尾随在皇上仪仗后返回城中,随后各自回衙门办事。

    而朱元璋则直接回到皇宫。与朱政分别后,他独自来到谨身殿处理事务,刚坐下,朱标就匆匆赶来。

    朱标开门见山地问道:"父皇,您究竟想做什么?韩国公功劳卓着,还做过我的老师,怎能轻易赐死?即便他有错,也不该如此啊!这对天下人怎么看咱们朱家不利。若不给我解释,我绝不罢休!"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质疑,语气带着几分怒意站起,沉声说道:"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还会继续发生!李善长敢对抗我,还自认为功高盖主,将来必不会尊重你。到时候你怎么办?像现在这样瞻前顾后,还能对付得了他吗?"

    说着,他站起身背着手冷笑:"别看他平时装得忠厚老实,其实比胡惟庸更危险!我杀胡惟庸只是为巩固权力,并非真把他放在眼里。但李善长不一样,他企图恢复两宋时期的士大夫特权,让韩家成为像魏晋南北朝那样的门阀家族!"

    "我看得清清楚楚,从古至今,天下并非皇帝想怎样就能怎样!前朝宋朝号称皇帝与士大夫共治,结果呢?世家把持朝政,普通百姓永远抬不起头,只有寒门子弟才有希望突破!"

    可这寒门,也是祖辈显赫的家族,并非普通的平民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