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142章 允玟的婚事

第142章 允玟的婚事(1/2)

    当年李世民正是凭借超凡威望与军事实力,才在李渊欲传位于李建成时脱颖而出。老朱不过是希望朱政重现这段历史。不过,玄武门之变这类极端手段,他是绝不会允许的。

    目前计划即将圆满实现,老朱怎会轻易放弃?除非是面对朱标,才会让他稍有迟疑。

    然而,这样的犹豫转瞬即逝,很快,老朱的眼神再次变得坚毅。

    他下定决心,在确认朱政为倭国主帅之后,再去告知朱标也未尝不可。

    此刻,老朱假装愤怒,连连摇头,痛心疾首地说道:“简直荒唐!咱们确实喜爱麟儿,但这与你有何干系?你每日都在胡思乱想些什么?我们多年精心栽培你,耗费了多少心血,怎会轻易废掉你?你以为我们是年迈昏庸的汉武帝吗?告诉你,我们虽已年迈,但并未糊涂至此!再说,我们对你寄予厚望,你难道不知?历朝历代,有哪一个太子的地位能像你这般稳固?这点,我们一直引以为荣,就连唐太宗也难以相比!你如今却无端怀疑我们的诚意,这实在说不过去!简直是糊涂至极,让我们心寒!”

    “真的如此吗?”朱标听罢,心中疑虑并未消散,反而更加深重。

    在他看来,老朱的话模棱两可,令人费解。似乎并无废除他的意图,但对于朱政的身份却只字未提,这是为何?

    如果朱政并非父皇的血脉,为何不说得明白?若是的话,父皇又为何不愿意提及?既不想废黜朱政,却又费尽心机增强他在军中的势力,甚至不惜对淮西的老臣宿将下手?难道只是为了偏爱幼子?

    但这种说法也难以成立,毕竟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而且,为什么要隐瞒朱政的真实身份?就连对自己的儿子也遮掩,这究竟是为何?种种迹象相互矛盾,实在难以理解。

    朱标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但越想越觉得困惑,最终依然一头雾水。他摇摇头,决定不再纠结,索性一探究竟。这并不是因为他想要逼迫老朱,而是因为如果不搞清楚朱政的事情,未来一旦因为征讨倭国而引发与淮西派系的激烈冲突,他将不知所措。

    于是,朱标目光坚定地望着老朱,再次问道:“既然父皇表明不会废除儿臣的太子之位,请父皇坦白相告:麟儿到底是不是父皇的血脉?难道还有什么事是儿臣不该知道的吗?或者,父皇是否信不过儿臣?”

    见朱标态度坚决,老朱感到一阵头痛,只好耐心安抚道:“并非你不该知道,也不是我们信不过你!你是我们的嫡长子,最受重视,也是大明的储君。我们还能信任谁呢?”

    只是眼下还不是时候,你先忍耐些时日。

    时候一到,自会将一切告知于你!”

    “可是……父皇?”

    朱标眉头紧锁成川字,满脸疑惑地望着朱元璋。

    实在想不通,朱元璋究竟有何顾虑?

    朱政的身份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为何会让朱元璋如此忌惮。

    无论怎样追问,都避而不谈!

    这简直就是一团让人摸不透的迷雾!

    此刻,朱标忍不住又要开口再问几句。

    却被朱元璋挥袖打断,神情严肃地看着他,一字一句地承诺道:

    “你放心,再等等。

    最多几个月,我定会把事情安排好,然后详详细细地告诉你!

    现在,我不能说,你也别再问了,懂了吗?”

    语气坚决,毫无商量余地。

    见此情景,

    朱标无奈地叹了口气!

    父皇总是说自己倔强!

    但实际上,在固执这一点上,恐怕没人比得上父皇!

    话说到这个份上,

    身为儿子的朱标也无话可说了。

    只能勉强地点点头,应承下来。

    之后,

    父子二人陷入了一种略显尴尬的沉默。

    许久,

    朱标摇摇头,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

    罢了,既然父皇让他少安毋躁,待时机成熟再说明白,

    那便等一等吧。

    倒要瞧瞧父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当下,朱标暂时放下此事,准备行礼告退。

    刚要行动,

    忽然想起什么似的。

    于是先露出一丝笑容,缓解了刚才的紧张气氛,才开口说道:“对了,父皇,儿臣有件事儿想和您商议!”

    看到朱标不再追问,还带着笑意,

    朱元璋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神情柔和地说道:

    “说吧,什么事?要不要找你老子帮忙拿主意?”

    “是允玟的婚事!”

    朱标笑着回答。

    “哦??”

    朱元璋听后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道:

    “嗯,允玟年纪到了,该考虑娶妻了!”

    说着,朱元璋笑着问:

    “说说看,看中哪家姑娘,特地来问我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