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刚走到出口,整个璇玑宫猛地晃荡起来。
“糟了,这咋回事?”贾环脸色一下子变了,大声喊,“大伙小心!”
大块大块的石头从头顶上噼里啪啦往下掉,通道一下子被堵住,大伙被困在这窄巴巴的地儿。
北静王一边护着大家,一边赶紧观察四周,说:“看样子是钱通发觉咱们的行动了,启动了机关,想把咱们困死在这儿!”
贾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心里明白,得赶紧找到出口,不然大伙都得丢了性命。
他拼命回忆之前在璇玑宫的发现,突然想起琴阁里好像有条线索指向一条密道。
“跟我走!”贾环大喊一声,带着大伙就往他记得的方向冲过去。
一路上,石头不停地砸下来,大伙左躲右闪,那场面,危险极了。好不容易,他们跑到了琴阁下面的密室。
密室里一股子陈旧味儿,四周摆着些老古董似的乐器和典籍。
贾环到处找密道入口,可啥都没找着。就在他快绝望的时候,林黛玉瞧见墙上有个奇怪的图案。
“环哥哥,你瞅瞅这个!”林黛玉指着图案说,“这会不会就是打开密道的机关呀?”
贾环凑近仔细一看,心里突然有了想法。
他想起之前破解琴谱密码的事儿,寻思这图案没准儿也跟音律有关系。
他照着之前的法子,轻轻转动图案上的几个符号。
就听一阵沉闷的响声,密室的一面墙慢慢打开了,露出一条黑黢黢的密道。
大伙来不及高兴,撒腿就往里冲。密道里潮乎乎的,四周墙壁上还闪着诡异的光。
大伙沿着密道一路狂奔,也不知道跑了多久,终于瞧见前面有光亮了。
可等他们从密道出来,眼前的场景把所有人都惊得说不出话。
密道尽头居然是一条通到皇宫的秘密通道,通道墙壁上,到处刻着“壬午殉国”的标记。
“这……这到底咋回事啊?”史湘云害怕地问道。
贾环没吭声,他的目光被通道尽头一件东西给吸引住了。
那是一件龙袍,龙袍胸口还插着王熙凤之前弄丢的银簪,看着又古老又神秘。
“这龙袍难不成和建文帝有关系?”北静王惊讶地说道。
贾环心里头突然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从密道出来后,贾环他们一行人又累又震撼,急急忙忙赶回京城。
龙袍和银簪带来的那些疑问,就像大石头一样压在大家心里。但眼下最着急的,还是得先把钱通的罪行抖搂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贾环就抱着从琴阁案搜集到的一大堆证据,走进金銮殿。
殿里气氛严肃,大臣们整齐地站在两边,皇帝高高坐在龙椅上,眼神威严。
贾环跪在地上,双手把装着证据的锦盒举得高高的,大声说:“陛下,琴阁回音案的真相,臣已经查清楚了。
扬州织造局跟朝廷里的权贵钱通勾结在一起,又是贪墨军饷,又是走私私盐,还狠心把江南十二乐师给杀了,手段太恶劣了。恳请陛下重重惩处!”
皇帝眉头皱得紧紧的,示意太监把锦盒拿过去打开看。证据一件件摆在眼前,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气得不行,大声喝道:“钱通身为朝廷命官,居然干出这种祸国殃民的事儿,简直可恶!来人呐,马上把钱通抓起来,他的同党也都要彻查,一个都别想跑!”
旨意一下,大臣们都赶紧跪地领命。贾环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他知道,那些冤死的乐师终于能洗清冤屈了。
退朝的时候,贾环脚步轻快,可心情还是挺复杂的。
这时候,北静王快步走过来,瞅着旁边没人注意,偷偷塞给贾环半块“焦尾令牌”,压低声音说:“这是江南乐师密探的信物,这些人又忠诚又可靠。
这次你给乐师们讨回了公道,他们可佩服你了。
以后要是有啥需要,拿着这令牌,就能调动他们,肯定能帮上忙。”
贾环接过令牌,心里一热,赶忙小声道谢:“多谢王爷,有了这令牌,以后办事也更有底气了。只是这案子虽然结了,可密道里的龙袍,还有‘壬午殉国’的标记,实在让人想不明白,王爷您有啥想法不?”
北静王摇摇头,表情很凝重:“这事儿太奇怪了,说不定牵扯到前朝的秘密,一时半会儿查不清楚。不过你别担心,我会在暗地里留意着,一有消息就告诉你。”
贾环点点头,小心翼翼把令牌收好。
江南的春天,暖洋洋的,微风潮乎乎的,吹在人身上,心里也跟着暖和起来。
江宁织造府里忙得不可开交,丝织机“哒哒哒”响个不停,工匠们手脚不停,专心致志地赶着皇家贡品织锦。
贾环穿着一身干练的官服,腰上挂着大理寺评事的令牌,在织锦车间里走来走去,眼神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