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 > 第492章 匈奴使者

第492章 匈奴使者(1/2)

    第492章 匈奴使者

    众人都安静下来后,有人得到秦王示意,去带着匈奴使者过来。

    赵龙的目光,扫过众人。

    发现大多数人,还没有完全平定下来,依旧是很不服的样子。

    赵龙无奈的轻笑一声。

    这是大秦要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次选择。

    只是,让他没想到,来的如此快。

    这是因为大典要开始,长安城之中一下子涌入了大量人口。

    有不怀好意的,有想要举族归顺的。

    大量人口的到来,同样是在冲击着秦国临时建立的战时体系。

    赵龙并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暴君,知道随着帝国的重建,高压之下生活许久的百姓,同样需要新生。

    即使接下来要对战匈奴人,但是秦并非是汉。

    秦国一路横扫天下,并没有如刘邦那样,在中原鏖战,白白耗费掉大量的资源。

    此刻,有着足够的底气,守护好大秦的边疆!

    并非蔑视,而是一种自信。

    再不济,就只能掏出天雷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又出现了大量昔日的各国贵族,要来祝贺秦王的继位大典。

    他们明面上都是归附了秦国的,且都属于那种作风不差的优秀品质贵族。

    一开始,众人还只是商讨着如何的处置他们,最后就演变成了体系之争。

    以杨端和这类建立大秦法令的老牌代表人物,刚强如鹰,觉得哪怕是这些剩下来的贵族,并非就是真心诚意的归顺,还需要继续强打压,规范他们。

    而叔孙通等逐渐回到大秦的博士,却觉得秦以强法而亡了一次,即使再次复国,不可再走老路。

    接下来,以德治国,最为安稳。

    叔孙通没敢直接说的是,始皇帝时期的很多法令,在他看来和苛政没有什么区别。

    这是他们一直都在反对的东西。

    “说不定,当年的扶苏公子继位,大秦就不会有这么多混乱!”

    叔孙通想着,差点直接拍自己一巴掌,这可不经想啊。

    现在是属于这位秦王龙的时代。

    这话一旦说出来,不是对秦王的蔑视吗。

    叔孙通有些心虚,不敢继续多想了,大脑要放空。

    赵龙只是疑惑的看了眼他的古怪。

    杨端和这么吓人的吗?

    在匈奴使者到来之前,赵龙同样是在思考。

    天下明面上的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了,还有些零散的战斗,已经无法影响大局。

    秦国是要重新确定一条核心的治国方针了。

    如昔日始皇帝,以法典明确规范了各行各业,每个人的生活。

    秦法就是核心治国理念。

    再到汉初时代,刘邦本身大老粗一个,对儒家并不是很感冒,对于秦国建立的强硬法典制度,同样不喜欢。

    而在他的起家老臣之中,大部分人都是和刘邦一样的想法。

    最终,汉初接受了黄老之道‘无为而治’的方案,讲究轻摇赋税,清理多余思想,主打一个随性。

    到了刘邦儿子刘盈的时代,各种思想在随性的生活态度之中,开始生长。

    刘盈本身都很随缘,甚至是开启了卖官鬻爵的先河。

    再到武帝时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讲究尊师重孝尊君王,形成了思想专制。

    这都是一种治国方针,从大势上决定了国家整体的走向,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是法典约束,还是无为,亦或是专制。

    ……

    没有要秦国文武等多久,匈奴使者就到了。

    他们一路走到长安城之中,就感觉像是进入了另外一片天地。

    来到这座秦王宫后,眼睛都快要移不开了,充斥着贪婪之色!

    即使这座秦王宫才只建造了一部分,依旧是瑰丽至极。

    王宫,很快就要变成帝宫。

    这里代表着帝王的威严。

    有着秦匠和杜宇的精心设计和建造,王宫的雄伟是跨越时代的。

    就连很多见过世面的秦国文武,第一次见到王宫时,都会充满惊叹之意。

    更别说这些从小生活在荒原之中的匈奴人。

    匈奴使者擦了下嘴角的口水,压制住脸上的凶残之色,毫不畏惧的跨过了大殿门坎,看向了高坐首位的秦王,大声开口。

    “大匈奴使者巴巴达五见过秦王,吾奉大单于之命,过来拜见秦王。”

    说是拜见,其实没有一点的尊敬之意!

    “大胆,既见大王,为何不拜!”

    “还敢在大殿之中,如此喧哗!”

    “跪下磕头,饶你狗命!”

    赵贲当即大喝一声,强烈至极的杀意迸射而出,巴巴达五都吓得身躯颤抖了一下。

    他下意识的朝着赵贲看去,秦国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