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这件事情里的猫腻之后,这代表一个好用的牛马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真当了皇帝,发现事情一大堆,处处都需要能用、好用的牛马之后……朱允熥才真正对曹老板的求贤若渴感同身受了。
随着朱允熥打开手里的答卷阅看起来,偌大的乾清宫里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马三宝知道自家主子今日必然忙碌,要处理许多堆积的政务,所以默默地在龙书案上的砚台里倒水、研墨。
殿内顿时只剩下纸页翻动、墨与砚台之间细微的摩擦声。
过了好一会儿。
朱允熥将手里这份漏网之鱼收起,眸子里带着欣喜之意“好!这份答卷果然很好!不仅把题目答到了点子上,还从大明当前的经济水平现状出发,进行了一定的结合论述……是一份颇有开创性、思考性的答卷了!”
朱允熥的神情和语气里。
都对这份答案丝毫不吝啬欣赏之意。
与此同时,心里剩下的唯一一分疑窦也打消了——至少这其中具有的一些深度结合了大明国情的新颖观点、看法,绝不会是夏原吉、郁新、古朴、林承轩这四个人的风格。
就算夏原吉在经济学这一道上属于天赋异禀,但他现在多少也算是个新兵蛋子,一些经验、阅历、对国朝整体经济情况的认知方面,依旧需要更加了解熟悉过后,才有可能答成这样。
“王景辉……”朱允熥的目光落在答卷最后的署名上,微蹙着眉头,若有所思地呢喃了一声。
同时在自己脑海中的记忆里翻找搜刮了一遍,还是觉得这个名字十分陌生——历史上并不出名。
他觉得有些疑惑有这样眼界才学的人……在历史上留不下一丁点儿的姓名?这还真有些不合理啊。
不过朱允熥也没有过多纠结这件事情。
毕竟是金子并不一定总会发光。
谁也不知道历史上有多少被埋没的人才,有些人或许真的惊才艳艳,可就是时运不济也未可知。
朱允熥转头看向马三宝问道“三宝,这个王景辉是何出身和身份?是否在朝中任职?”
马三宝一边研磨,一边应声答道“回陛下的话,此人身上并无官身,劳作于家中的田亩种粮糊口,却也不辍读书。乃是耕读传家的普通闲散人。”
朱允熥点了点头,对于这个回答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元末至大明建立之初,中原百姓都受战乱之苦,耕读传家怀有真正才学者的确不少,像被朱允熥一早就挖出来的王祯后人王应辛及其一族,便是如此。
他思索了片刻,对马三宝吩咐安排道“三宝,你待会儿直接去传朕的意思,让他们直接拟旨,先封此人做个户部主事。”
“再去给这个王景辉、户部郁新、夏原吉他们传话,王景辉直接去户部,让郁新、夏原吉他们带着学习。”
“下次朕再给他们上课的时候,这个王景辉一起来。”
原本朱允熥是该立刻见一见的。
不过今天留下的政务属实不少,朱允熥也就暂且搁置。
而虽然此人的答卷的确令朱允熥十分满意,不过朱允熥并没有给他和夏原吉一样的殊荣。
毕竟现在只是看了对方一份答卷而已。
夏原吉的封赏一方面是他的确有才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历史已经替朱允熥验证过了,完全可以放心用。
但今天这个人,后世的历史记录里检索不到他。
朱允熥自然不会一下子给太大。
马三宝手里研墨的动作停下,将墨条放置在一边,拱手道“是,奴婢明白了。”说完,便朝外面缓缓退去。
待马三宝离开,朱允熥再次嘀咕了一下这个名字“王景辉……还真是一点没听过,与他这份才学相比,不应该呀。”
说完。
他的目光忍不住再次落在面前这份答卷上盘旋了许久。
心里总暗暗觉得……
有种说不上来的奇怪感觉。
可当他将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又细细捋了一遍,却又说不上来到底是哪里让自己感觉到奇怪。
好一会儿之后。
朱允熥才收回了目光,先把这份莫名其妙的感觉撇到一边,把重点放在了龙书案上堆积的诸多政务、奏疏上。
……
镇抚司衙门公房。
如今已经基本退出锦衣卫权力核心的蒋瓛,一如既往地认真处理着,被交到自己手头上的任务和公文。
兢兢业业地维持好一个在新旧朝交替过程中,好不容易苟全性命还能有个不错的工作,拼命老老实实不惹事的形象。
正当他勤恳工作的时候。
一份新的公文被下面的人送了进来,送公文的人给他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