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 > 第203章 革新于田,粮盛之基

第203章 革新于田,粮盛之基(1/2)

    宫檐上的露水顺着琉璃瓦滴落,叶阳伸手接住那滴冰凉的液体,月光在掌心映出半透明的星纹。

    远处三簇蓝火忽明忽暗地跃动着,像悬在代郡方向的鬼眼。

    他摩挲着玉璋碎片粗糙的断口,忽然听见脚下传来麦穗相互摩擦的沙沙声——贾思勰正蹲在观星台下的试验田里,将新制的骨耜深深插进改良过的粟田。

    \"殿下请看。\"农学家沾满泥浆的手指划过麦穗,几粒带着星状斑点的谷壳簌簌掉落,\"这些毒蒿改良过的粟种,分蘖数比寻常粟米多三成,但老农们宁肯守着龟裂的旱田......\"

    话音被晨雾里传来的争吵声打断。

    叶阳望见宫墙外聚集着十几个扛着耒耜的老农,为首的刘老农正用开裂的草鞋踩着新制的曲辕犁,枯瘦的手腕上还系着祭祀稷神的五色绳。

    \"祖宗用直辕犁耕了八百年!\"老人嘶哑的嗓音震得柳树上的寒蝉都噤了声,\"太子要我们改用这弯木头,难不成要让地脉也拐了弯?\"

    叶阳解下绣着二十八宿的披风盖在麦垛上,赤脚踩进还凝着夜露的田垄。

    他弯腰抓起把掺着荧粉的改良土,细碎的蓝光从指缝漏出来:\"刘伯可记得去岁大旱时,村东头那三亩祭过螟虫的粟田?\"

    老农布满血丝的眼睛突然睁大。

    那三亩被巫师洒过符水的田,最终结出的粟穗反而爬满青虫。

    \"地脉不会拐弯,但虫灾会顺着旧习蔓延。\"太子将土块轻轻放进老人开裂的掌心,\"就像去年您不得不把幺孙女送进山神庙换雨水——这新犁的弯辕,正是要犁断那些吃人的旧俗。\"

    围观的人群突然响起倒抽冷气的声音。

    叶阳转身时,看到林婉提着竹篮站在田埂上,素色裙裾沾满从河滩采来的解毒蒿。

    她指尖还沾着拓印粟叶星纹的靛蓝染料,此刻正微微发颤——那篮中赫然躺着二十八个刻有毒米瓮纹样的陶俑。

    贾思勰突然举起个陶罐:\"诸位且看!\"罐中绿莹莹的液体里沉浮着星状草叶,\"用这毒蒿汁浇灌的粟种,叶脉会自然形成避虫的星纹。\"他当众掰开粒新粟,浅金色的断面上果然浮现出细密的星芒。

    \"妖术!\"人群里突然冲出个系着兽皮腰带的汉子,正是专司祭祀的巫祝,\"星纹乃天官所赐,岂能由凡人......\"

    青铜鼎马车刺耳的轱辘声碾碎了争吵。

    叶阳眯眼望着从官道驶来的车队,车辙里洒落的荧粉在朝阳下泛着诡谲的蓝光。

    当他展开昨夜拓印的星纹帛布时,发现那些毒米瓮的排列竟与车队首尾相接的轨迹完全重合。

    \"三日为限。\"太子突然提高嗓音,惊飞了田埂上的白鹭,\"烦请诸位在这片试验田畔垒灶烧饭——若是新粟熬的粥不比旧粟香,本宫亲自为稷神跳赎罪舞。\"

    暮色降临时,二十八个陶瓮在田边围成星图。

    林婉蹲在临时搭起的土灶前,将新旧粟米分装在刻着不同纹路的陶碗里。

    当蒸汽裹挟着粟香漫过龟甲占卜用的蓍草堆时,老农们突然骚动起来——改良粟米熬出的粥竟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而传统粟粥表面浮着层阴翳似的灰膜。

    刘老农颤巍巍地捧起陶碗,浑浊的泪滴进泛着星芒的粥面:\"去年......去年要是有这个......\"他没说下去,腕间的五色绳突然崩断,彩绳落进火堆化作几缕青烟。

    子夜时分,叶阳独自蹲在试验田里补种被踩坏的粟苗。

    改良过的土壤在月光下泛着细碎的银斑,像是有人把星斗碾碎撒进了大地。

    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窸窣声,七八个老农正抱着陶罐偷溜回来,用豁口的木瓢舀起田边沉淀的绿肥。

    \"殿下恕罪。\"刘老农把祖传的直辕犁轻轻放在田埂上,犁头还沾着祭祀用的黍米粒,\"我们......我们想给新犁缠些红布,就像给新生儿系长命缕那样......\"

    叶阳笑着将玉璋碎片按进湿润的泥土,碎片的荧光突然大盛。

    在众人惊呼声中,那些星芒顺着改良粟的根系蜿蜒而上,在麦穗顶端结成完整的二十八宿图。

    夜风掠过远处官道上的青铜鼎马车,三簇蓝火突然剧烈摇晃起来,仿佛被星光照得无所遁形。

    月光在改良粟田里织出银网,叶阳正要弯腰扶起倒伏的星纹幼苗,忽然闻到熟悉的槐花蜜香。

    转身看见林婉提着竹编食盒站在田埂上,改良粟米蒸制的水晶米糕在月光下泛着珍珠光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