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 第165章

第165章(1/3)

    “陈大夫,这药?”

    进百草堂的人衣着并不华贵,甚至还有些破破烂烂的,但是他手上的药方药材才是最好的。

    福生看了很久,确认是自己家未来三少奶奶的笔迹,就很纳闷:那位主怎么一下就换了风格?这是要收割的意思?

    “我看看。”

    陈大夫斜着眼睛拿过药方,举得远远的看了又看。

    嗯,错不了,是肖姑娘开的药方。

    至于药材,再不是以前那种便宜的功效差不多的替代了。

    “你这是在哪儿开的药方?”

    陈大夫问钱元力。

    “在村口那个肖姑娘那里开的,大夫,您看我这身子骨,是不是需要吃这种药呀?”

    钱元力连忙问:“可不可以不吃?”

    “你?”

    陈大夫听出来了,原来肖姑娘不是老实,而是聪明。

    这人明显的就是外地人,如果他没听错的话是带着京城口音。

    想着春暖一家人就是从京城来的,这位……呵呵,不坑他坑谁!

    都当别人是傻子呢,以为外衣穿得差一点就不会挨宰。

    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是的,我不是很想吃药,我怕苦。”

    “那苦和死,你更怕哪一样?”

    一听会死,钱元力立即表示自己会乖乖吃药。

    “这就对了嘛,这副药先吃上三天,福生,准备抓药吧。”

    一问价格,一副药就要十两银子。

    钱元力有一种自己是冤大头的感觉。

    “怎么比京……”比京城的药都贵好几倍,最后的话是在心里问的。

    好险,差点漏馅。

    “我给你说,你别嫌我们这儿的药材贵,贵才是真材实料,当然,比不了蜀州或京城那些地方,好药材运送到我们这偏远的小镇上来得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有一句话叫豆腐搬成肉的价格,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钱元力看陈大夫一大把年纪了,长得也老实,看来这是说的心里话,是真的。

    掏银子买了三副药,花了三十两银子,心疼肉也疼。

    真是想不到蜀地的药这么贵。

    突然想起了一句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感觉自己有点被坑。

    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对不对,为了自己的小命,他硬着头皮也得买。

    不仅买药,还特意在水口村到罗家要佃一间屋子暂住,理由就是看诊吃药方便些。

    罗大婶听说他也是病号,就十分同情,想都没想就将屋子佃给他了。

    “春暖啊,你是不知道,那个半仙儿写的字很漂亮,就像春宁写的字一样。”

    “半仙儿?哪个半仙儿?”

    等春暖知道远道而来的某人还住在罗家的时候皱眉不已。

    不是敌也不是友,就赖在村里不走,一定有所图谋。

    偏偏,还不敢轻易惊动。

    这天晚上,春宁正在学习,春暖敲响了书房的门。

    “阿姐,你说什么?京城有人来了,还住在了隔壁罗家?”

    春宁惊了一下:“是谁的人?”

    “不清楚,从目前来看,对我们好像没什么危害。”春暖道:“之所以告诉你,就是咱们做其他的事得低调一点了。”

    “那罗小刚和三丫做药丸的事儿……”

    罗家怎么就收留了这么一个祸害呢?

    “罗大婶怎么想的?”

    见钱眼开吗?

    “不能怪罗大婶,他装病呢,罗大婶又是善良的人,很有同情心,他说有病在这儿住着吃药方便看诊,也方便问我……”

    所以,还是阿姐不应该看诊。

    看一个就被人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的,这名声就这么传出去了。

    “阿姐,现在怎么办?”

    “生意上的事儿低调一点,其他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春暖道:“明年出了孝,我们肖家就要在昌州正常过日子了。”

    春暖心里计划着一件事呢。

    三年的养精蓄锐,出孝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肖氏大族拿走的东西拿回来。

    “好,我听阿姐的。”

    关于村里来人的事儿,春宁还是给从蜀地回来的赵明华说了。

    “他是干什么的,要干什么?”赵明华明显的紧张了:“找机会我去会会他?”

    “赵哥,阿姐说暂时不管他。”

    “不用担心,我有分寸。”赵明华拿走了药丸药膏在蜀地卖得很不错。

    让春宁加大量的加工,尽可能的多做。

    “肖大夫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药,在蜀州有钱人都知道肖大夫的药好使,咳嗽就用润喉膏;孩子吃不下饭就吃山渣丸;腹胀虚满寒冷积聚就用大露宿丸;气极阳虚畏寒,呼吸气短就用钟乳散……”

    “赵哥,你可以哟,这些功效都记得这么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