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南宋北中 > 第152章 大本钟

第152章 大本钟(1/2)

    才二十一岁的天才青年辛弃疾对这些新奇的东西也很有兴趣,高全也想用科技的魅力来吸引他,带着他检查黄金生产线的建设。

    辛弃疾不禁感慨,怪不得人家是财神呢,就凭这吃干抹净的精神,不发财真是没天理了。

    与有些道德洁癖的魏胜不同,辛弃疾受女真人实用主义影响。对抢金矿,搞生产赚钱,研发科技,不但没有觉得不好,反而非常重视。

    高全也对辛弃疾显摆一回,他展示巴格达电池产生的电火花,把这位旷世奇才惊得目瞪口呆。辛弃疾想起关于高王二人是道士的传说,于是想,难道高全会放手掌雷是真的?

    年轻好学的辛弃疾于是缠着高全问他们的师傅是谁?赤松子,还是南华老仙?他们会不会炼仙丹?会不会做吃了可以长一甲子功力的神药?终于吓得自己的唯物主义粉丝高全抱头鼠窜。

    浪漫青年辛弃疾不禁检讨自己太鲁莽了,这两位应该是他们的师尊派来挽救苍生的,天机不可泄露,人家怎么可能说呢?

    他又开始脑补,听说高全经常去抱犊崮,那可是丹鼎派的大宗师,抱朴子葛洪得道成仙的地方。看高王二人鼓捣的这些,似乎跟丹鼎派很相似。逻辑闭环,这么看来,他们的师傅是抱朴子无疑了。

    想到这里,辛弃疾恍然大悟,原来高王二人是抱朴子的徒弟。仙人抱朴子不忍看到百姓倒悬,中原涂炭,才派二人下山来解救天下黎明百姓。他于是对高全更加敬重了。

    高全不知道自己和王有志在辛弃疾等人眼里越来越像神棍,正在忙着布置迎接十月以后的大会战。这次他总共动员了五万军队,占领了山东东路大部分农村,将金兵孤立在城市里。

    为了防止金兵反扑,他专门在莱州坐镇,毕竟兰陵相对位置太远。不过预想当中的金兵大规模反扑并没有出现。毕竟各地的女真主力都抽调走了,高全的部队又没打县城。

    只要城池不失,朝廷就认为这个地方还在自己控制之中,地方军政官吏就没有责任。这种城市中心论,一直到后世一个小学教师创立了现代游击战后,才被打破。

    虽然有些地方官比较肉疼,但在其中没有利益的金国官员,并没有把丢失罗山金矿当成多大的事。不就是丢了几个山村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王有志对这个事却很重视,他成立了阜康黄金公司。虽然罗山金矿才刚开始建设,但经过一些银行的推算,今年将出产一万两黄金。未来三年,通过增加生产线,提高效率,每年产量将达到五万两。

    这当然有点夸张,后世这里一年产量才大概十五吨,约三十万两。不过由于王财神以前吹的牛都超额兑现了,而且这里这个公司的开采权范围很大。

    王有志又让抗金军南来的商船带了一个沉重的大铁箱,神神秘秘地卸船后,直接搬到兄弟银行。然后说这是从北方某金矿运来的黄金,先不解封。

    他宣布举办一个鉴定大会,欢迎各路鉴金高手参加,发现一块假的金子,就奖励同等重量的真金。即便发现不了,也会给两贯车马费。同时邀请交引行会和金饰行业的头面人物都来参加。

    王有志让交引行会的老行首亲手解封那个箱子,从中随手拿了一块金砖来,大家当场检验。这金砖挺重,老行首双手捧着,交给第一个选手。

    那个选手先称重,然后根据估算的体积计算,肯定确实是黄金。其他参赛选手把当时鉴定黄金的各种方法,一样样试来。一会用火烧,一会抛摔,一会敲击,又是用牙咬,又是用针划。

    这些都试完,又有人找了块试金石。把那块黄金在试金石上划出痕迹,然后滴上盐卤,看痕迹的变化。所有当时试金的十八般武艺都施展了一遍后,那块金砖已经被蹂躏得“体无完肤”了。

    就这样,临安当时大部分黄金鉴定专家们一起“虐金”完毕,大家一致认定,此乃十足真金,真的不能再真了,纯的不能再纯了。兄弟银行的人给请来的小报记者每人发了个红包,让他们赶紧去报道。

    鉴定的这块黄金当然是真的,但到底运来了多少,就不好说了。以后能产多少,更不好说。但架不住王有志这么一番操作,大家注意力就从能产多少黄金,转移到黄金是否有假上来了。

    经过小报的宣传,大宋很多人都知道阜康黄金公司在北方得到一个大金矿,不但出大量黄金,而且质量很好。

    虽然有传闻这个大金矿是在金国,有很大风险,但阜康黄金仍然顺利融资三十万贯。可见敢于富贵险中求的人还是很多。而兄弟银行,因为据说一下子得了“万两黄金”,股价也涨了不少。

    对王有志来说,这些都是小项目,并不赚大钱。他只是通过帮抗金军的公司上市,来绑定南宋权贵。真正的大项目,还是南海公司。

    通过几百个账户自买自卖,南海公司的股价一路飙升。后来都不怎么用王有志操纵了,无数新资金进场热捧追买。

    到了四月,南海公司的股价已经涨到了接近二十贯每股,比过年前已经涨了四倍。王有志还让继续买,吴翠翠都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