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 > 第446章 朝堂争吵

第446章 朝堂争吵(1/2)

    听见御史的话,下面的大臣立刻收声站好。

    朱元璋没搭理那些大臣,而是在人群里扫了一圈,发现了正靠在柱子上打瞌睡的马良。

    “马良,你来给大伙说说”,

    朱元璋对开海的事情还是一知半解,所以才决定临时把马良叫来上朝让他来说。

    “啊,哦”,正在打瞌睡的马良被朱标摇醒了,然后把刚刚的话又跟他说了一遍。

    马良揉了揉睡眼睡眼惺忪的眼睛对朱元璋拱了拱手“:陛下,开海势在必行,广阔的海洋上有着无尽的财富,比如三佛齐有着无尽的香料,控制海上的香料之路。”

    “而锡兰有无尽的宝石 ,尤其是猫眼石和红蓝宝石尤为出色”。

    “而吕宋遍地金沙,而且还盛产稻米,足够大明所用,最后就是马六甲海峡,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控制了东西方海上的交通,光收税就是数不尽的财富”。

    “如今这些地方正如一名敞开怀抱的美女,等着大明军队去征服。”

    马良努力的回想着脑海中,他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关于这些地方知识。

    “皇爷爷~我要把大明的旗帜插遍全世界”,朱标身边的小家伙,幼稚的脸庞上神采飞扬的插话。

    “朝堂之上,不许随便插话…………”,朱标刚说了一半,就被朱元璋瞪了一眼,然后满脸笑容的看着小家伙“:“好孙子,有志气”。

    小家伙则冲朱标做了一个鬼脸,顺着丹陛跑到了朱元璋跟马皇后身边。

    然后他们听马良继续说:“赖陛下英明,大明军队的英勇,高丽和倭国已被大明征服,北元皇帝也被擒获,那我们就应该把目光投向海外”。

    “昔年汉武帝北征匈奴,亦开通西域以通商贾,何况此时的大明实力已经远迈汉唐。”

    朱元璋听着马良的话语,乐的眉开眼笑,没想到这小子还会夸奖自己。

    他想想此时的大明军队绝对是鸟枪换炮了,不是乘坐摩托车就是坐着卡车,各种火枪火炮也是装备在军队上。

    而各种各样的新奇商品也在大明各地销售,实力确实已经远超汉唐了。

    而蓝玉等一大群武将同样很是高兴,因为这里面有他们绝大部分的功劳。

    至于开海的事情,他们这群大明勋贵在出征回来的蓝玉的宣传之下,已经知道海上蕴藏着丰富的财富,而海外也有着许多的土地等着他们去征服,他们怎么会反对。

    朱标也在一旁说道:

    “父皇,一旦开海,琉球爪哇暹罗,一定会派遣使者称臣,而且儿臣听说南洋的稻米一年三熟,到时我们就可以南洋的稻米来供给军队和百姓,以节省内陆运粮的损失”。

    朱榑这段时间经过历练,为人沉稳了许多,这是他第一次站在朝堂之上,看着他们的发言,自己也有些按耐不住了“:

    “父皇,我觉得在开海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办,交趾从汉朝时期就是我们华夏的领土,因为中原内乱已经被遗忘了许久,也是时候该收回来了,”

    “等占领了交趾,咱们到时候大明军队两面夹击,顺便攻克云南抓到梁王匝刺瓦尔密”。

    “而且据说交趾的粮食也非常充足,还有许多优良的港口,绝对能解了我大明远征的后顾之忧”。

    他这番话立刻让他身边的几个兄弟楚王朱桢,周王朱橚等人连连点头。

    一众淮西勋贵同样也很是赞同,毕竟只有有仗打这群人的爵位,才能继续往高提升,谁不想当一当国公啊。

    “陛下,臣反对,而且这海也开不得”,文官队伍里一位身穿绯红官袍的大臣站出来明确的反对。

    见有人打断朱榑的话,马良抬眼望去,说话人虽然不熟悉但他还是认识的,这个人的是礼部尚书吴琳。

    “哦,那你说说理由”,朱元璋听着儿子的发言,正在感叹朱榑有了长进。

    见有人反对朱元璋立刻双眼一瞪,坐在龙椅上似笑非笑眼神冰冷的看着吴琳。

    “我大明洪武三年刚刚册封了安南国王,现在怎么能随意入侵他国。”

    “而且我大明地大物博,何必与商人一样追逐利益,况且朝廷学着和商人一样高买低卖,以后朝廷还怎样教化百姓,那属于本末倒置。

    “还有农为国之本,只要百姓努力耕种,我大明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何须与蛮夷去争那些蝇头小利,而且夷人心怀叵测,还是不与他们接触的为好。”

    “现在朝廷从倭国已经弄到了银矿,何必在劳师远征,况且陛下曾下令片帆不得下海作为国策,这样有违陛下的旨意”,吴琳拱手说道。

    马良靠在柱子上冷冷一笑,说来说去又是重农抑商,华夷之防这一套。

    不过还没等马良开口反驳,朱元璋自己就说话了:“圣旨的解释权在我的手里,违不违反圣旨我自己说了算。”

    ”况且虽然已经从倭国弄到了银子,但对于整个大明来说还是太少了,百姓的日子还过得很艰难,咱想让他们尽快过上好日子”,坐在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