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有宁国公主身边的贴身宫女,脚步匆匆的进来,气喘吁吁的禀告“:陛下,皇后娘娘,皇长孙殿下吵闹着肚子痛,此刻正在公主的寝宫,公主已宣了太医”。
顿时让坤宁宫里一阵安静,然后朱元璋一把抓住宫女的肩膀:“怎么回事,我大孙子刚刚还好好的”。
一旁的马皇后,看朱元璋这个样子赶紧拦住:“重八,问什么问,赶紧去看雄英”。
说完脚步匆匆的向宁国公主的寝宫走去,“对对对,妹子说的对”,朱元璋等人随后跟上。
刚刚的宫女只能,边走边回话:
“回陛下,刚刚皇长孙殿下和曹公世子去找公主殿下,玩了一会后吃了一块糕点,就要去出恭敬”。
“出恭回来不一会儿,长孙殿下捂着肚子,脸色泛白哼哼唧唧的闹着疼,把公主吓坏了,一边宣太医,一边让奴婢来通知陛下”。
听完之后,众人心里更是焦急,加快脚步赶往宁国公主的寝宫。
凤阳阁,宁国公主的寝宫。
此时的朱雄英躺在宁国公主的榻上,两只手还捂着肚子,哼哼唧唧的小声叫唤。
而一旁的宁国公主和李景隆满脸担忧的神色,看着一身御医服饰太医正在给朱雄英做检查,而这名太医正是戴思恭。
见到朱元璋等人走进来,戴思恭和宁国公主等人赶紧行礼:“见过父皇母后,大哥,良哥”。
“见过陛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宁国公主行完礼之后,满脸焦急的看着马皇后,“娘,雄英好好的就闹肚子痛,刚刚还吐了”。
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看自己的大侄子突然生病了,可把她急坏了,现在有主心骨来了,她才感到心安。
“皇奶奶,我难受,肚子好痛”,躺在榻上的小家伙,看到马皇后来了,满脸痛苦表情的说。
“没事没事,奶奶来了,奶奶来了”,看着小家伙难受的表情,马皇后把朱雄英,紧紧的抱在怀里。
朱元璋和朱标跟马良三人看着小家伙的表情,同样十分焦急地问,“戴思恭,雄英到底得了什么病”。
戴思恭对着朱元璋拱了拱手“:陛下,长孙殿下应该是虫邪内侵,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臣已经开了药,一会儿再吃一些乌梅丸,就应该无大碍了”。
朱元璋和朱标听太医说雄英并无大碍,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马良在一旁听了半天也没明白是什么病,然后问了问了朱标,经过朱标的解释明白了,朱雄英应该是肚子里长蛔虫了。
可是得了蛔虫病的孩子都会出现身体虚弱,脸色泛黄,消化不良等症状,但小家伙平日里可是唇红齿白,精力旺盛,活蹦乱跳的样子,胃口也不错,怎么会得了蛔虫病呢,这让他十分的不解。
马皇后坐在榻上怀里抱着大孙子,然后问道:“去煎药了吗?”。
“母后,已经派人去煎药了,等一会儿就可以让雄英服用”。
听完宁国公主的话,马皇后皱了一下眉头,然后十分客气的对戴思恭说:“戴太医,雄英得病麻烦你了”。
戴思恭连忙躬身行礼“:娘娘折杀微臣了,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
几个人正在说话的时候,宫女端着一碗汤药和一颗药丸走了进来“:娘娘,长孙殿下的药熬好了”。
马皇后抱着朱雄英,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嘴上轻轻的说道“:雄英来把药喝了,喝完了就不痛了”。
说着,马皇后把手里的药丸放在朱雄英手里,自己端着药碗吹了吹汤药,感觉不烫了,准备喂小家伙吃药。
小家伙把乌梅丸放在嘴里,但转瞬就吐了出来,“:我不吃,它又苦又酸,一点都不好吃”。
马皇后刚刚就想到了,小家伙不喜欢吃药,可还是得劝说:“你吃完了,肚子就不痛了,”
“我就不吃,汤药不好吃”,小家伙一边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有宁国公主,朱标轮番又都劝了几句,但还是没有让小家伙吃下去。
“太医,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没办法的众人只能看着戴思恭。
“恕臣无能,这种方法是自古就传下来最有效的方法,其他的就只能是针灸了,但那样痛苦会更甚,时间也会长一些”。
“我不要扎针,我不要打针,叔叔救我,我不要打针”,小家伙一边哭闹看到了没说话的马良,于是站起来就要往他怀里钻。
马良赶紧把小家伙抱在怀里哄着。
看到小家伙这个样子,屋子里几个人一脸的愁容,小家伙的毛病虽然不大,可他不肯吃药,确实让众人为难了。
这时,马良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吃的宝塔糖,也是治疗蛔虫病的良药,自己小时候把这些药丸当糖豆吃过。
于是马良说道“:让雄英去我们那里治吧,我们那里也有专门治肚子痛的药,我小时候就吃过味道是甜的和糖一样,而且乌梅丸我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