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楚兵 > 第957章 大儒袁子路

第957章 大儒袁子路(2/2)

字一顿的怒吼道,

    “张爽!张爽知道吗?你为什么要让他中进士。你是不是想要我死,你可以告诉本官。”

    “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指不定卷宗上就写了七个字,‘张爽,家父乃张远。’”

    人群中,鬓发一丝不苟,看上去极为正派的礼部侍郎袁子路,崩溃的嚎叫着,

    他瞧着,眼前这些急如热锅蚂蚁的礼部蠢材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禁一阵心凉,凄凄惨惨,自觉悲哀,

    不怕坏人千方百计,就怕蠢人灵机一动。

    张爽?张爽都敢让他进去。这不是活生生拖着礼部一起死吗?

    大赵皇帝立下国策,兴教为先,崇尚文治武功并行。

    所以,赵国的考生,有举荐和排名两种途径。

    可这举荐也好,排名也罢,这些士子、才子必然要流连于权贵之间,

    否则,谁给他举荐,谁给他排名?

    张爽之父,乃河东张须陀的族弟,武艺不俗,善兵事,

    现任正四品信都郡将军,统领后备两万郡兵。

    张远不算什么,主要是他女儿嫁给了正二品门下令周伯。

    周伯与张须陀的结合,是皇家周氏跟河东张氏连在了一起。

    这既是皇帝周云,笼络河东节度使的手段,

    也是让赵国将领多元化的一种办法。

    可刘晋卿为了巴结周伯,将张爽定为进士科第十五名,

    这简直是拿礼部尚书、侍郎的命,在开玩笑。

    科举士子,不少人已经年岁不小了,他们接受过权贵门阀的压迫,深知权贵阴云的可怕。

    科举之事,四十个进士名额,

    但凡有十人,是正儿八经考上去的,他们也不会计较。

    北疆子弟,学风盛行,有平城、定襄、讲武堂……等,各大学院。

    占七成名额,他们也许不会过多怀疑。

    但草包张爽一进去,那就露馅了!

    同时,刘晋卿还考虑到提前一步,烧掉数千份卷宗。

    此刻,大儒袁子路眼神不禁闪过凶狠,

    他环绕刘晋卿,仔细打量,恍然大悟道,

    “好啊!没看出来啊,你还是绣衣使者,不对,梁国在河北没有势力,你是皇城司!”

    “刘晋卿,你谋士以身入局,不惜性命揭露科举中的黑暗。”

    “以小我之身,故意留下张爽的祸患,请北疆各大族赴死是吗?”

    “来人啊,给我查他。内鬼,他肯定是内鬼!”

    ……

    ……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