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这里,严嵩顿了顿,然后继续道:“至于十八道岭嘛,虽然亦被视为吉祥之地,但其左右两侧缺乏如同龙虎般的有力屏障守护,而且其土质多含沙石成分,不够肥沃坚实。不过微臣等人觉得,即便存在这些不足之处,通过人力巧思还是能够加以改造的。比如,可以重新规划布局以弥补无龙虎屏障的缺陷,同时从其他地方调配优质土壤来改良这里的土质条件。一切还需陛下您亲自定夺。”
说完,严嵩再次深深一躬,静候嘉靖帝发话。
嘉靖沉默不语,紧闭双眸,静静地思考了许久。
时间仿佛凝固一般,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
终于,他缓缓地睁开眼睛,开口说道:“陵寝之制,量仿长陵之规,必重加抑杀,纸衣瓦棉,朕所常念之。”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的众多大臣们顿时面面相觑,满脸疑惑不解之色。
他们完全不明白皇上这番话究竟意味着什么。
而严嵩则迅速地开动脑筋,苦苦思索着,企图从嘉靖帝的言辞之间寻找到一丝一毫的线索或暗示。
毕竟,作为长期跟随在嘉靖帝身旁的老臣子,严嵩深知这位皇帝陛下心思深沉难测。
就在众人皆摸不着头脑之际,吕芳却是眼尖心细之人。
他凭借着对嘉靖帝多年的了解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很快就捕捉到了嘉靖心中真正的想法。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自己的身躯,慢慢地靠近嘉靖帝的身侧,压低声音轻声说道:“爷,要不咱们亲自前往皇陵祭拜一番,顺便也可以到现场实地查看查看情况如何?”
嘉靖听到吕芳的建议后,双眼果然瞬间闪过一道亮光,但旋即又恢复成那副一如既往的严肃神情。
嘉靖微微颔首,表示同意,然后对着站在一旁的吕芳,面色凝重地沉声说道:“如此甚好!朕确实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前往皇陵进行祭拜了。此次前去,不仅能够表达对先皇们的敬意和追思之情,还可以借此机会亲身视察一下那里的风水情况。”
说罢,嘉靖转过头来,目光落在了严嵩身上,接着开口吩咐道:“严嵩啊,你立刻起草一份圣旨。朕明日将率领朝中的文武百官一同赴天寿山,举行隆重的皇陵祭拜仪式。此事至关重要,切不可有任何疏忽之处。”
严嵩听到皇上这番话后,心中不禁暗自窃喜起来。
他心里很清楚,陛下口头上虽说只是单纯地去祭拜皇陵,但实际上恐怕是想要借着这个由头,亲自到那两个备受关注的地方去实地察看一番。
想到这里,严嵩赶忙跪地叩头谢恩,并回应道:“臣谨遵圣命,一定竭尽全力、妥善安排好这次出行的所有事宜,请陛下放心!”
……
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金灿灿的阳光洒在了紫禁城那巍峨壮观的宫墙上。
此时,皇宫内一片忙碌,宫女和太监们匆匆穿梭于宫殿之间,为即将出行的嘉靖帝做着最后的准备。
不多时,只见嘉靖帝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上面绣着精美的五爪金龙图案,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他头戴金翼善冠,面容威严而庄重,缓缓登上了装饰华丽的龙辇。在众多侍卫和大臣的簇拥下,这支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天寿山进发。
走在最前面的是手持旌旗和仪仗的士兵,他们步伐整齐,威风凛凛;接着便是嘉靖帝所乘的龙辇,由八匹雪白的骏马拉着,缓慢前行;龙辇后面紧跟着严嵩、吕芳等一众朝廷重臣,他们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皇帝。
一路上,道路两旁挤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他们纷纷跪地叩拜,口中高呼万岁,以表达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经过几个时辰的行程,终于抵达了天寿山脚下。
这里山势雄伟,树木葱茏,风景秀丽。
嘉靖帝下了龙辇,率领群臣沿着长长的石阶拾级而上,来到了长陵前。
早已等候在此的礼部官员迅速组织起一场隆重的祭祀仪式,祭品丰盛,香烛缭绕,鼓乐齐鸣。
嘉靖帝亲自上香敬酒,虔诚地祈求先祖在天之灵能够保佑大明江山永固,社稷安康。
祭祀仪式结束后,嘉靖帝稍作休息,然后便沿着蜿蜒曲折的神路,缓缓向葫芦峪行去。
沿途所见,山峦起伏,溪流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当众人来到葫芦峪时,眼前的景象更是令人惊叹不已。正如严嵩之前所说,此处王气汇聚,七座山峰环绕而立,犹如七星捧月一般。山谷之中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香。
嘉靖帝登上一处高地,极目远眺,只见四周青山连绵,云雾缭绕,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