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曹叡疑惑,问道:
“哦?仲达何出此言?”
“你在襄阳,可是有见过那热气球?”
司马懿微微仰头:“以前未曾见过,但现在见到了……”
曹叡:“?”
接着,司马懿抬手示意:“陛下,请转身抬头望天。”
曹叡连忙转身,仰头望去。
只见东方的天际,五架庞然大物正缓缓驶来。
实物在前,热气球超乎了曹叡的想象,巨大的气囊仿若漂浮在空中的山峰,遮天蔽日……
上面绘制着蜀汉军旗图案,格外醒目,下方悬挂的吊篮,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站立的士兵身影,绳索紧绷,在风中微微晃动,像是连接着天地的纽带。
曹叡看呆了,嘴巴微张,眼中满是震撼。
这一刻,整个宛城都安静了,城墙上的士卒纷纷侧目,仰头凝视。
好在此前各级军官在军中多有宣传,若遇到蜀汉的飞行球体不要慌乱,一众士卒多有心理准备,才避免了骚乱。
此时又逢青天白日,阳气十足,众人心中的恐惧得以压制。
但即便如此,见到热气球后,不少士卒的双腿还是忍不住打颤。
这漂浮在空中的球形巨物给人的压迫感实在太强。
魏军一众将领本想下令让众卒立刻寻找掩体躲藏。
但见热气球上的蜀军好像并没有要攻击宛城的意思,那些将领也不再惊呼,睁大了眼睛好奇打量。
毕竟,他们也是第一次见这玩意。
许久,待热气球从宛城上空飘过以后。
曹叡才从呆滞中回过神,眼中闪烁着激动,声音提高了几分朗道:
“快…快!立刻派人去找刘公嗣购买热气球,先给朕买上十架……不,二十架!”
……
次日,刘禅收到了曹叡派来的使者呈上的购买文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笑意。
他将文书放在案几上,抬眼看向黄崇,悠然道:“果然啊,还得‘眼见为实’,效果不错,曹叡那小子,嘿嘿……”
“啧啧,不过该说不说,曹叡那小子,真是富得流油啊……六亿钱,那就于六十万贯!他身居宛城,竟能一次性从许昌调来这么多现钱购买……”
“朕原本以为他会拿些粮食出来折钱,没想到啊,这家伙竟全给现金。”
黄崇微微欠身:“曹操、曹丕两世积累,收纳各方财富,积累沉淀,使得曹叡坐拥了丰厚家底……”
刘禅点点头:“确实,朕他娘有时候挺羡慕曹叡的,方登临帝位,国库中钱财巨万,南北骑兵加在一块近十万,带甲之士数十万……”
“想朕刚登基的时候,整个大汉连八千标准骑兵都凑不出!蜀中上下,十丁抽一,才勉强凑出了十万大军。”
“跟曹叡那小子一比,朕他娘的就是穷人家的孩子……”
“唉,当年二叔若无败走麦城,先帝若没有夷陵之败,朕的起点还能高上许多。”
刘禅说这话倒没有怪刘备的意思,只是日常侃侃罢了。
纵观历史,哪怕到了一千八百年的后世,也没有任何人说刘备是个昏君。
为何如此呢?
打个比方:一个出身贫寒之人,靠自己艰苦创业,赚了十个亿,最终暮年时,因投资失败,十个亿变成了一个亿,他只留下一个亿给子孙后代。
恐怕没有人会说此人是个败家子吧?
……
闻言,黄崇默然,不敢言语。
只因夷陵之战,他的父亲黄权带着大汉一万多精锐投魏,虽情有可原,但事实就是事实。
基于此,方才刘禅提到夷陵之战,黄崇根本不敢接话,营帐内一时陷入尴尬。
刘禅察觉到黄崇异样,轻咳一声打破沉默:“罢了罢了,往事已矣,多说无益,如今大汉已拥有半壁江山,火药的威力你小子也看到了,朕料想,再要不了几年,这天下便能归于一统。”
黄崇连忙拱手:“陛下说的是,大汉能有今日,全仰陛下英明神武,雄图伟略……”
刘禅瞥了他一眼:“莫拍朕马匹,方才朕瞧见锦衣卫来过,是有何事?”
黄崇闻言,神色一紧,脸上犹豫,嗫嚅道:“陛下,此事……臣不敢说。”
刘禅一愣,眉头皱起,疑惑道:“什么意思?发生了何事不敢说?”
黄崇眼眶泛红,向前几步,在帐中跪下,声音带着几分悲愤道:
“此前陛下派遣锦衣卫前去接触徐庶、黄权、孟建、石韬四人。孟公威以及石广元皆表示愿意投汉,但凭陛下吩咐。”
“可那徐庶与黄权二人,根本不愿理睬锦衣卫,特别是黄权此贼,当真可恨至极!”
“咋了?”
刘禅不解,这黄权是做了啥事啊?自己儿子一口一个贼的叫着。
“黄权此贼得知锦衣卫潜入洛阳后,竟亲自率部在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