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红楼之万人之上 > 第417章 祭祀修道风气盛

第417章 祭祀修道风气盛(2/2)

   然而,就在祭祀进行到关键时刻,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原本明亮的阳光瞬间被遮蔽,整个祭祀现场陷入一片昏暗。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众人心中一惊,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上天发怒了?”一位胆小的官员颤抖着说道。

    “别胡说,兴许只是天气变化。”另一位官员赶紧呵斥。

    永正皇帝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揣测这是否是上天对此次祭祀的不满。

    楚王和赵王面面相觑,眼中流露出一丝惶恐。

    贾瑀则强自镇定,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他的眼神快速扫过四周,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紧接着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雷鸣。狂风呼啸着,吹得祭祀的旗帜和幔帐猎猎作响。

    永正皇帝见状,大声说道:“莫要惊慌,继续祭祀,以表吾等之诚心!”

    贾瑀突然向前一步,大声说道:“陛下,此天象并非不祥之兆。乃是神明为考验我等之诚心,特意降下此等威严景象。乌云蔽日,象征着陛下即将冲破黑暗,迎来更为光明之盛世;狂风骤雨,是为荡涤世间之浊气,助陛下成就千秋伟业;电闪雷鸣,乃神明警示吾等,需时刻保持敬畏之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此乃大吉之象,预示着陛下之伟业将在艰难中崛起,成就不朽之功!”

    说罢,贾瑀不顾狂风肆虐,恭敬地再次向祭台深深鞠躬,其身姿在风中屹立不倒,神情坚定无比。

    永正皇帝听了贾瑀的解释,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说道:“贾爱卿所言,甚合朕意。”

    众人也纷纷附和,心中的恐慌逐渐消散。

    祭祀结束后,永正皇帝带着疲惫和满足回到宫中。

    祭祀结束后,永正皇帝大封道官七等数百人,分为三宫六殿。

    一时间,宫廷内外议论纷纷。

    “这皇帝怎么如此痴迷道教,还封了这么多道官!”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唉,朝政怕是要荒废了。”另一位老臣摇头叹息。

    那些被封为道官之人,个个喜形于色,身着华丽的道袍,在宫中趾高气昂。

    三宫之中,道官们忙着布置道场,供奉神像,香烟终日弥漫。六殿之内,新上任的道官们为了争夺权力和资源,明争暗斗,相互倾轧。

    “你这小子,敢跟我抢?”一名道官指着另一名道官怒喝道。

    “哼,凭什么说这是你的?”对方毫不示弱。

    而朝廷的政务却因此被搁置一旁,官员们人心惶惶,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可怎么办?国事无人处理啊!”一位官员焦虑地在府中踱步。

    他们在宫廷中穿梭往来,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所到之处,众人皆侧目而视,却又敢怒不敢言。

    这些道官凭借皇帝的封赏,肆意妄为。他们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宫廷资源,还插手朝廷事务,使得原本有序的朝堂变得混乱不堪。

    在三宫六殿之中,道官们为了争夺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利益,相互勾结,拉帮结派。有的道官贿赂上级,以求晋升;有的则陷害同僚,排除异己。

    “我看那谁,就是靠送礼才升上去的。”一名道官在角落里偷偷对同伴说道。

    “嘘,小心被听到。”同伴紧张地提醒。

    民间也因皇帝对道官的尊崇而兴起了修道之风,百姓纷纷抛弃农事和工商,投身于道观之中,期望能借此获得荣华富贵。田地荒芜,商铺关闭,经济陷入了一片混乱。

    一位老农望着荒芜的田地,痛心疾首地说道:“这日子可怎么过啊,都去修道了,谁来种地啊!”

    一位商人看着关闭的店铺,无奈地说道:“生意没法做了,这世道变了!”

    而贾瑀看着这一切,心中忧虑重重,他深知必须想办法改变这混乱的局面,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