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 第207章 路遇民乱

第207章 路遇民乱(1/2)

    此时的龙骧军。

    已经从官道向西行了七日。

    这几日白家姐妹,都尽量陪在李原的身边。

    再过几日,队伍就会抵达北宁江的龙水码头。

    到这里时,女侯爷与龙骧军就得坐渡船顺流向东,走九日水路返回封地景州。

    而李原则要北转,返回北川道青原县。

    李原与白家姐妹,至此就要暂时分别。

    双方都要先各自处理自家领内的事务。

    这大梁的交通又不方便。

    下一次再见面,就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所以白家姐妹很是珍惜与李原相聚的时光。

    路上有馆驿必要留宿,三女更是朝夕侍奉。

    只是这每走一日,心中就多了一份忧思。

    这龙水镇已经遥遥在望了。

    清晨,龙骧军行在官道上,忽然李原眼睛一眯。

    迎面的路上来了许多衣衫褴褛的百姓。

    这些人面色惊慌,拖家带口,逆着龙骧军行军的方向。

    挑着扁担或是推着独轮车装着全部家当,低头蹒跚而行。

    李原知道,这些是逃难的人。

    但他们躲避的又是什么呢?

    龙骧侯白景也是疑惑万分,她没有接到附近州府有事的通报。

    连忙派出龙骧亲卫前去打探情况。

    不多时,亲卫带回来的消息却是让人震惊。

    临近的东康县突然爆发了民乱。

    据说是县衙强令乡中寺庙征税,惹怒了邻近的信徒村民。

    其中又有教门的在其中煽动,结果乡间民乱骤起,数千乱民更是围困了县城。

    这东康县现在是四门紧闭,形势更是危急。

    听到这个消息,女侯爷就是眉头一皱。

    按理说本县爆发民乱,应该由本地督军府负责动员兵户前去平乱。

    但这东康县在大梁腹地,想来这督军府也已荒废多年。

    兵户动员,更是远不如地处边境的北川道诸州。

    不过女侯爷白景却不能眼睁睁,任由这东康县的民乱继续下去。

    龙骧侯身为勋贵,是有职责要为国平叛的。

    如果她路遇民乱却是无动于衷,那将来少不得要被参上一本。

    更何况,白景以她的经验判断,这乡间民乱,多是因为县中酷吏欺压百姓过甚,民众激愤而起。

    自己若是不管,换做其他的兵马过来,不分青红皂白的镇压。

    到那时,不知要有多少百姓枉死在刀兵之下。

    女侯爷想及此处,便让亲卫找来几名逃难的百姓,她要详细询问下民乱的情况。

    不多时,一名很是惶恐的百姓被唤了过来。

    他看到龙骧侯很是威仪的车驾,连忙跪地磕头。

    女侯爷摆了摆手,对他温声问道。

    “这位老伯,你勿要害怕。”

    “我只想问问,这东康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跟我详细说说。”

    那百姓听说眼前的这位女将军只是询问情况,松了一口气连忙回禀道。

    “启禀这位大人,小的知道的也不多。”

    “前些日子县城的老爷们,派人到各乡催逼赋税。”

    “说是今年朝廷,又要给北蛮凑什么岁币。”

    “这乡民们不明白,不是说朝廷打胜了吗,为何还要征收岁币。”

    “如今,这百姓手里粮米布匹都被官家收走了,刮不出油水。”

    “他们便又盯上了乡中依附寺庙的田产村户。”

    “结果这些信了教门的,不但打伤了来征粮的差官衙役。”

    “还四乡串联,煽动起数千活不下去的乡民要聚众起事。”

    “如今,这些乡民抢了官府运送粮米的马车,还围了东康县城。”

    “这县官惊惧,不敢开城,但已经是民怨纷纷。”

    “我们这些百姓怕遭了牵连,不得已才带着家小逃难。”

    听了老伯的讲述,龙骧侯的脸色更加阴沉。

    这种民乱,在大梁并不鲜见。

    朝廷征调赋税,地方县衙就层层向百姓加派。

    户部要征一文钱,到了州府一级便要征收三文钱,而摊派到了县中便是要收五文钱。

    这些税赋经过层层加码,最后都要加派到最底层的粮户身上。

    除了田税人丁税,各种苛捐杂税大梁更是层出不穷。

    大梁百姓几乎被逼的民不聊生,民间更是怨声载道。

    可以说现在的大梁就是已经堆满柴薪的屋子,落上个火星就会燃起大火。

    更何况,还有各种教门在乡间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看着四周逃难的百姓。

    女侯爷白景,决定亲自走上一遭。

    她实在是不忍心,让这么多无辜百姓卷入民乱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