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海答:“下等丝绸六两一匹,中等丝绸十两银子一匹,上等丝绸二十两一匹。”
林十三问:“你手里可有两千匹上等丝绸?卖给我吧。”
张如海惊讶:“林千户要那么多丝绸做什么?”
林十三最擅于睁着眼说瞎话:“老先生应该知道,官员平级调任南京,等于降职发配。”
“我是因得罪了朝廷里的人,才被贬到南京来的。如今在南京已有一年,我之前得罪的人已经死了。”
“这几日我准备在官场中打点打点。想法子调回京师去。”
“既然是打点,自然要出点血。送银子太过扎眼,不如送上等丝绸。”
张如海当即答应了下来:“此事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回去调货,将两千匹上等丝绸给您准备好。”
五万两已经花出去了四万两。
当日下晌,林十三又吩咐孙越:“你办件事。我给你两千两银子,你去买一万个牲口驮货用的毡布袋。给其中九千个布袋里全都塞满干草,运到浦子口军营那边去。”
孙越接过银票:“师父放心。有钱好办事。今日天黑前我一定将此事办妥。”
当日晚间,林十三来到了浦子口军营。
只见九千个毡布袋已经填满了干草,整整齐齐的摞着。毡布袋鼓鼓囊囊,不知道的还以为里面放着的是什么金贵的货物。
淮阴侯李庭竹走了过来:“林老弟,你弄这么多毡布袋做什么?”
林十三答:“这个嘛,我自有用处。侯爷不必细问。”
李庭竹道:“怎么神神秘秘的?连我都不能说?”
林十三微微一笑:“侯爷,天机不可泄露啊。”
孙越迎了上来:“师父,我这差事办得可还成?两千两银子没花完,还剩下四百两。”
说完孙越将银票递给了林十三。
林十三收起银票,转头问一名管马厩的军士:“这几日滇马的腹泻之症彻底止住了吧?”
军士答:“自从用了您的法子,给它们灌白陶土水,它们便一日好过一日。如今已经彻底止了泻,恢复了体力。”
林十三满意的点了点头:“好。你给我把这批滇马喂养好了,过段时日我要派大用场。”
翌日清晨,北条浩二又来到了镇监府找到林十三,奉上了一叠银票:“林千户,武藤獾的人已经上了套,交了银子买走了情报。”
“这是三上阪虎的五千两和武藤獾的一万两。一共一万五千两,请您收好。”
诓骗倭寇购买假情报是有大把银子入账的。
北条浩二是个生意人。林十三得给他一些甜头。
他从银票中抽出一张一千两和一张五百两面额的,递给了北条浩二:“你是贩卖假情报的具体经手人。这一千五百两是你的。”
北条浩二缩了缩手:“您能留我一命已经是厚待我了。我怎好再要您的银子?”
林十三却道:“这是倭寇送的银子,不要白不要。拿着就是。”
接下来的半个月,北条浩二陆续给林十三传来消息,浙江沿海的十多股实力很强的大倭寇,纷纷买下了假情报。一共得银九万两。
林十三从九万两中抽出五万两,还给了老爹林有牛。
又给了北条浩二九千两的分润。
剩下的全部给了张伯保管,作为锦衣卫在南京的办差经费。
万事俱备,要开始抛饵了。
三日之后,林十三雇佣了两千马夫,牵着五千匹滇马出了南京城。
这五千匹滇马中,有四千八百匹驮的都是塞满干草的毡布袋。
另外两百匹滇马,驮着他刚刚买来的两千匹上等丝绸。
林十三让李庭竹派了两千浦子口营兵沿途护送,领着诺大的滇马队浩浩荡荡离开南京城。
在城门前,一个老头问一个中年人:“这是做什么呢?这么大一个马队,运这么多的货物。还有这么多兵马护送。”
中年人一摊手:“你问我,我问谁去。”
好巧不巧,这话被骑在马上的林十三听到了。
林十三笑道:“老人家,朝廷跟佛郎机人谈成了一笔价值几百万两的交易。我们这是去台州送货去呢!”
市井百姓的嘴又杂又碎。用不了多久,这个消息就会长上翅膀,传遍浙直。
林十三领着马队一路来到了浙江境内,在没有倭患的几个府县大肆招摇过市。
这几个府县中有不少倭寇奸细目睹了这一切,忙不迭的赶往沿海报信。
在金华府的一家客栈中,林十三秘密与徐渭接上了头。
林十三问:“戚部那边准备好了嘛?”
徐渭颔首:“戚部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击与浙江沿海的倭寇决战。可倭寇似乎还未有动作。”
林十三道:“这群狡猾的恶鱼,不吃到鱼饵是不会咬钩的。是时候把鱼饵放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