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相遇的时候,杨承首先命人射住阵脚,示意对方停下来。阎柔和鲜于得知着护卫军做法的时候,有些不理解。骑兵作战从来就没有射住阵脚这种做法的。疑惑归疑惑,他们还是命令队伍停了下来。这时,有一队十一人的廌军士兵纵马而来,举个大喇叭喊道:“我军主将杨承邀请阎柔将军和鲜于辅将军一刻钟后阵前说话,限带十人,过时不至则开战。”
阎柔和鲜于辅的武艺都不俗,所以也不至于怕了护卫军,在远远的看到对面有十人从军阵中出来后,两人也带上八名亲卫,驱马离开军阵。
杨承在马上抱拳对着阎柔和鲜于辅道:“在下廌国护卫军一旅旅长杨承,见过两位将军。”
阎柔和鲜于辅也抱拳自报家门。随后,阎柔道:“汉话说的很好,或者说你们也是汉人?”
杨承道:“我只能说,你我都是炎黄子孙。”
阎柔点点头,对于这个答案,他是比较认可的,毕竟流落在外的炎黄后代还是很多的。问道:“那么现在要说什么?”
杨承道:“你们派去辽河的军队已经被我们的海军部队俘虏了,退路已断。”
阎柔的脸色很不好看,这个消息他也已经知道了。一旁的鲜于辅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内心却是在盘算着这会儿动手有几分胜算,不过看到对面士兵的装备,又有些不敢动。
杨承继续道:“对了,海军就是我们用来掌控大海的部队。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接到的命令是尽量劝你们自行离开辽东郡。刘虞刺史现在的处境很不好,他需要有强大的军队去保护他,而你们是他最信任的人。你们不应该把士兵战死在这里,而是应该去保护刘刺史大人。所以,如果你们同意的话,你们可以带走本来的四万大军,离开这里。其余的在辽东本地的士兵就留下吧,我们会善待他们的。哦,对了,驻守在高句丽的护卫军二旅已经南下包围过来了。你们考虑一下,天色也不早了,我们可以先安营扎寨,我们会等待一天的时间,如果你们没有给出答复,我们会在后天发起进攻。告辞了!”
说完,杨承就率先拨转马匹离开了,守卫他的士兵也相继离开。
阎柔和鲜于辅面面相觑,只得先回去再说。
回到军阵中,鲜于辅率先将从辽河边逃回来的士兵叫了过来。
鲜于辅道:“仔细说说你们是怎么败的,包括对方的武器和计谋。”
士兵道:“我军到达辽河附近的时候,前方突然有一枚喷火的东西飞过来,掉到了我们的队伍中,然后听到了一声如同打雷一般的巨响。接着就有很多穿着白袍的敌军从雪地里跳出来,对着我们发射弩箭。猝不及防之下,我军死伤惨重。这时候我们已经被包围了,对方的人数和我们差不多,但是副将已经被射死了,导致没有了指挥,士兵们逃的逃,降的降。小人就是趁乱才逃出来的。”
阎柔道:“那你们有没有当面厮杀?”
士兵道:“我没有看到,对方的弩箭太厉害,铠甲也防护不住,没逃的都投降了。”
鲜于辅挥挥手,让士兵退下。
鲜于辅对阎柔道:“你拿主意吧。”
阎柔紧皱着眉头,缓缓道:“不知道刺史大人那边发生了什么事。要不明天再去问问?如果刺史大人确实危险,那我们需要保存实力去保护大人。另外,廌国的军队很不简单,单单就是士兵能够在雪地里埋伏,随后活蹦乱跳的出来,就很不可思议,说明他们的装备和军纪都很厉害,我们应该是打不过的。”
鲜于辅道:“那就听你的。”
阎柔是一名文武双全的将领,除了勇武之外,智谋也不低,因此鲜于辅不会去质疑阎柔的观点。
第二日,阎柔和鲜于辅带着十名亲卫,来到了护卫军的营外等待。杨承得到通报后,已经猜到了大致的结果,也就带着一个警卫班的士兵,出了营门。
阎柔道:“杨将军,能否给我们说说刺史大人如今的处境?”
杨承想了想,便把得到的消息和少爷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说了出来:“灵帝驾崩之后,又是少帝被废,董卓把持朝政。如今讨董联军没有成功,联盟已经瓦解。袁家会把刘虞推到风口浪尖,他们推举刘虞当皇帝。这就是刘虞现在的处境,董卓肯定很想干掉他。对了,公孙瓒也想干掉刘虞。”
阎柔闻言大惊失色,鲜于辅也是很惊讶。虽然对方的话说的很简短,但是细细想来,刘虞的处境真的是很不好。而且还有公孙瓒,公孙瓒对刘虞不满是大家都知道的。
两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对杨承道:“我们同意了,只带四万大军回去。”
杨承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