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弥补手雷的威力不足,羊景指挥工匠打造了投弹机,也就是投石机,只是把要投出去的石块换成了炸药包。打造很简单,计算投弹距离、力臂长度与导火索燃烧时间之间的匹配才是难点,这需要训练专业的炮兵。为此,羊景从最早加入护卫军的那批曾经是汉人奴隶的士兵中,选出了二十名视力好的,进行数学和物理相关内容的特殊教学。
完成了春耕,劳动力终于是闲了下来。造船、挖矿、建造学堂,这三件大事终于是有人去做了。每次想到这些,军政部的大佬们就恨不得去抓些乌桓人来做苦力。
军政部内,就如何安排劳力,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招募五百人前去挖铁矿,让俘虏中的男子去挖煤矿。再招募尽量多的人造学堂。造船还是原班人马。前来应聘挖矿的都是三十岁以上的男子,造学堂的就女子居多了,毕竟挖矿的待遇要比造学堂的更好,也更需要力量,女子不合适。
从当初抓回来的乌桓女俘虏中抽调了百人,羊景开始了心心念念的造纸大业。造纸术在大汉也不是秘密,只是由于成本太高和世家控制的原因,导致无法普及。羊景采用芦苇做纸浆主料,羊栖菜做粘合剂,在蒸煮纸浆时加入石灰,去除木质素,从而促进纤维分离,加入草木灰起到调节酸碱度和漂白的作用。
为了提高效率,也因为女工人的体力原因,羊景又设计了水锥机和水压机、水槌机,就是通过水力来驱动这些器械工作,节省人力。
造纸并不难,最主要的是提高产量和成本。为了赶上九月学堂开课,印刷术也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油墨在汉代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技术相对成熟。对于现阶段的学堂应用来说,雕版印刷已经非常实用。活字印刷、刻蜡印刷等将会是学堂课业的一个研究方向。
另外为了练出好钢,就需要重复锻打,水力锻打机械就成了必备品。
只要解决了动力问题,发明创造机械设备其实一直是我们华夏人的长处。在羊景的指挥下,很容易就造出了这些水力驱动的设备。
目前炼钢主要是为了打造兵器铠甲,这个对百炼钢的消耗量巨大,却又是急需的。由于风箱技术、炒钢技术和水力机械的应用,使得优质钢材的产出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另外,煤矿的作用除了制作焦炭之外,就是制作蜂窝煤,为抵御严寒和跟乌桓人交易做准备。
主要的工业,最后还有制盐。制盐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沿海大量挖掘盐田,暴晒出海盐,随后收集起来,运往老营进行重复过滤和结晶,生产白色的精盐。
海军是羊景最心心念念的,工业和农业都顺利踏上了正轨之后,在羊景的建议下,军政部命令二连平时的训练科目改为操纵海船,甚至参与到海船的建造当中。
时间很快来到了九月,不仅粮食获得了丰收,容纳上千人的学堂也终于开课了。一名新生进入学堂,首先分好班级,领取校服、被褥、陶碗和三字经,再分好宿舍,安顿下来。老师非常有特色,都是带着脚镣在上课。一旁还有两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在一旁虎视眈眈,只要老师有反动言论就会被喝止。没错,这些老师都是从罪人中选出来的世家子弟。这世道,识字的就没有普通老百姓。
席地而坐的学生看到自己手中的三字经并没有什么感觉,本来他们就没有怎么见过竹简、木简之类的书籍。但是讲台上的老师就感触很多了,能够用这么多的纸张做记录文字的载体就有些不可思议,关键是印刷术结合纸张的应用就惊天动地了。有几位老学究甚至在下课后纷纷要求求见强弩将军程羽。
老师在大黑板上写字,学生在身前的沙盘上写字,这课上的很和谐。因为被纸质书籍所影响,这些老师对于教导学生颇为认真。
军政部在罪犯中招募老师的时候,有说明会每个月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优异的班级老师将被减刑,并获得更好的待遇。有了书籍,让这些老师对未来多了一份憧憬。
经过连续四个多月的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