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 第243章 劝汝勿动,动则灭国!

第243章 劝汝勿动,动则灭国!(1/2)

    第二百四十三章劝汝勿动,动则灭国!

    缅绑撮尔小国,最容易消灭。

    卫霍甚至都没有让自己的卫家军出场,只是让他们作为督战队。主要用的兵力,则是从吐蕃,大理两国借兵。

    这一方面是为了考验两国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也是让这三国狗咬狗,相互消耗有生力量。同时,也让卫霍减少军费开支。

    毕竟,用他国的兵,那自然是他国自带粮食,一下子给卫霍省下不少钱。

    而吐蕃,大理虽然不情愿,但由于本国已经被卫霍驻军,无可奈何,只得听从。

    最终,林铁牛和刘伯文,带着大理的象兵,吐蕃的骑兵,以及五十门红衣大炮,便一举歼灭了缅绑,将缅邦王送往京师,缅邦抓的大昭老百姓全部释放!

    同时,将缅邦王室多年的财富一扫而空,让卫霍着实的小富了一把。

    紧接着,卫霍又扶持了缅邦王室的一位旁系作为新王,在缅邦设置监国使和镇藩使!驻军,监督其国政,让其成为大昭真正的藩属国!

    而随着缅邦被灭,吐蕃和大理也彻底老实了,被吓得瑟瑟发抖。

    那五十门红衣大炮齐开火的样子深深的印入了他们的脑海之中。

    至此之后,西南与东南藩属国,百余年不敢闹事,敬大昭如敬神明!

    至于百余年后的事情。

    只有天知道了!

    而缅邦之乱结束后,卫霍便要着手解决西域三十六国和草原十八部了。

    在古代,对付草原游牧民族,有两大困难。

    一是容易迷路,毕竟草原实在太大了,比中原好几个省加起来还要大。

    而且这些草原部落又不像中原人喜欢建城,有固定地盘。

    俗话说得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在中原,只要守着城打,就问题不大。

    但在草原,他们是真的跑的了和尚,也跑的了庙。

    他们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实在难以捕捉。

    想卫霍那个世界,李广为什么难以封侯,就是因为他打仗老是迷路,根本找不到敌人,那没有战功,自然难以封侯。

    对此,卫霍的方法则是派出大量斥候队先行,不断探路。

    同时,卫霍还花出大价钱收买当地人,作为向导。

    向来抠门的卫霍,这一次直接豪掷千金,收买了大量的草原本地人。

    如此一来,草原各部落的位置便无处遁形。

    而征战草原的第二个困难,便是后勤补给太难。

    毕竟本就身处边疆,外加草原太大,动不动就要深入千里,对于古代的后勤而言,简直是一场灾难。

    根据记载,如果从燕京出发运粮,到草原部落打仗。

    那往往是运三十斗粮食,到了草原那里,只剩下了一斗!运输比惊人的低!

    毕竟,人吃马嚼,一路上速度又慢,运输人员自己就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因此,在古代征伐草原往往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打胜了固然好,一旦打败便很容易让内部怨声载道,甚至王朝都随之覆灭。

    像前前前朝,有一代就是因为三征草原,征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最终揭竿而起!

    对此,卫霍的办法则是搞发明创造!他设计了自行车和三轮车的图纸,让卫家军的工匠不断赶制。

    同时,卫霍又改进了炼制钢铁的技术,发明了灌钢法——将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放入炉中加热至熔化,使生铁中的碳渗入熟铁中,达到合适的含碳量,再经锻打等工序,制成质地优良的钢。这种方法能有效控制钢的含碳量,生产出质量较高的钢材!

    这种钢材,足以打造出三轮车车身和轮毂,既省力,又能运输大量的粮食,而且不需要马匹牲口,一个人便能运输大量的物资!

    有了向导,有了足够的后勤物资,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卫霍亲自带兵深入草原!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连续追击草原部队!

    卫家军顿时分分钟教草原十八部做人!

    红衣大炮立马打的这些游牧民族只剩下载歌载舞老老实实!!

    仅仅花了半年时间,卫霍便踏破草原十八部,封狼居胥,活捉草原王,将其砍头示众!

    草原十八部全部臣服,称卫霍为天可汗!

    而卫霍也继续用他治理吐蕃的手段,在草原设置监国使和镇藩使!驻军,监督其国政,让其成为大昭真正的藩属国!同时,大理的推行佛教!让草原人成为佛教徒,一个个不爱杀生爱佛堂!

    另一边,同样用上三轮车作为后勤的燕小乙卫青部队攻打西域也是无比顺利!

    西域三十六国尽皆臣服!其中楼兰小国还被卫霍重点照顾,直接灭国!

    至此,这个世界再无“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

    因为,世间已经再无楼兰国!

    眼下,海上,陆地两条丝绸之路全部贯通!

    卫霍可是大力的发展贸易,增强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