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第一公 > 第八十六章 北上(1)

第八十六章 北上(1)(1/2)

    或许是因为,不忍吹动晋祠之中那些屹立不了千年古树的枝叶,所以太原的秋风,很是轻柔。

    也许也是因为太原这座城池之中,数百年的松柏槐树处处可见,是以这轻柔的秋风之中,也带了阵阵的清香。

    ~

    “呼....”

    又是一日的清晨,晋王府东华宫前,朱标捧着一碗打卤面,蹲在台阶上,一边吸溜着,一边看着院落之中,一棵粗大的歪脖子古树。

    “这树可有年头了!”

    朱标轻声道,“估计得有个五六百年!”

    “听说是北魏时候的!”

    李景隆也蹲在朱标身后,也是捧着一碗打卤面,“太子爷,花椒油您要不要?”

    “醋来点!”朱标把碗伸过去。

    “蒜?”李景隆在碗中倒了一勺醋,又问道。

    “来!”朱标点头笑道,“反正也不跟娘们亲嘴,不怕有味!!”

    “您就算吃再多的蒜,谁敢不跟您亲?”

    李景隆笑道,“不亲,就是大逆不道!”

    “你小子!”朱标笑骂,“你要是当皇上,绝对他妈的昏君!”

    俩人正说着,忽前边传来脚步,却是朱棡急匆匆的赶来。

    “哥,要走?”

    “吃了没?”朱标举着碗笑笑,“没吃一块,你府上这厨子别的不说,就这打卤面,可是做我心坎里去了!”

    “您喜欢回头臣弟给您送几个善做打卤面的厨子就是了!”

    朱棡也从边上宫人的手中,接了一碗面,挨着朱标坐下,“哥,您这才待了三天,怎么就急着走?”

    “已经秋天了!”

    朱标吃着面,口中道,“眼看就是冬天,冬天要对北用兵,我去看看!”

    朱棡筷子一顿,“您去北平?”

    “嗯!”

    朱标说着,转头对李景隆道,“我这碗里的卤攉龙泄了,再给我加一勺,多放点韭菜段!”

    而后,他又对朱棡道,“别告诉老四我过去!”

    “臣弟和四弟之间素无来往!”朱棡低着头,闷声一句。

    边上正在给朱标加卤的李景隆,闻言手上微微一顿。

    朱棡的话证实了一件事,他跟朱棣的兄弟关系,比较一般般。

    “自家兄弟何必这样?”

    朱标从李景隆手中接了面,吃一口道,“你当哥的,要有当哥的样子!”

    “哥哥有样子!”

    朱棡犹豫片刻,筷子在面中搅动着,低声道,“弟弟也该有弟弟的样子吧?”

    朱标的筷子也是一顿,转头看向朱棡,“你听着啥了?还是看着啥了?还是老四对你不大恭敬了?”

    “他对臣弟恭敬不恭敬的,臣弟也不在乎!”

    朱棡继续搅着面,“他是对您,不大恭敬了!”

    “他敢?”朱标轻笑。

    “当着您的面是不敢,可私下里..”朱棡又顿了顿再道,“您没觉得老四,如今有些太能咋呼了吗?”

    说着,看向朱标,“这几年,他私下里可是招揽了许多蒙古部族收为己用,这些人都是他养的私兵!”

    朱标低头大口的吃面,口中含糊道,“老爷子都不管,你操什么心?”

    “倘若稍有畏惧之心,即便父皇爱子,置若罔闻!”

    朱棡正色道,“可太子殿下您既是兄长,也亦是君父。他不怕父皇,可是有您在,这些事他是不是要问问您,得到您的许可?豢养私兵就算了,听闻在北平,他是军政全抓!”

    “哈哈!”

    朱标又笑,“他那人从小就是个爱现的,也是个主意正的!”

    “您也说了,是从小...而现在,我等早已成人!”

    朱棡又低声道,“小时候不知深浅,可以!但大了,必要知晓君臣纲常!”

    说到此处,他看了朱标两眼,“大哥您,就是太仁厚了。下面的弟弟们,长大之后都不怕您了!”

    “我非得板着个黑脸,让弟弟们见了我都跟耗子见了猫似的?”朱标摇头道。

    “臣弟是担心。”

    朱棡说着,不动声色的看了李景隆一眼。

    后者端着碗,径直起身,拉开些距离。

    “父皇老了!”

    朱棡压低声音,“这几年父皇不断的给弟弟们增权加兵,如今我大明藩王手中的权力,堪比诸侯!”说着,他叹口气,“臣弟不担心别的,臣弟是怕将来父皇百年之后,诸藩对您而言,尾大不掉!”

    “您宽厚仁爱,不愿意苛责弟弟!可他们未必知晓您的苦心,万一闹腾起来,非国家之福!要臣弟说,继续放任他们,也是害了他们!”

    朱标则依旧是满脸微笑,“闹腾?谁闹腾?老四?他敢谋反?”

    “臣弟不是这个意思...”

    “你呀,别担心这么多!”

    朱标把碗中的面吃干净,笑道,“大哥我,得有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