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里头,大些的单位有食堂,有医院,有电影院,有职工宿舍,单位对职工的吃穿用住,全方位的保障。
农村早些年也有这些,只不过质量非常的低。
医生是赤脚医生,看不了大病,甚至一些很简单的病症也看不了,只能是起一个安慰的作用,食堂搞到一半也搞不下去了。
至于学校,原本也是轰轰烈烈,工农商学兵一体化,到处都在办学校,但教学的质量却很差,随意压缩学制,像是一些医学专业,学制从5年压缩到1年,课程删减了不少。
再还有师资力量,同样也跟不上,很多老师都是抽调的,是兼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大学的教师甚至从畜牧局之类的单位借过去。
这种情况下,农村的教育,医疗,包括食堂,到最后都没有坚持下来。
但现在红旗生产队的食堂却搞起来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条路走不通,或许换条路就能到达。
跟老太太聊了一会儿,一众人从老太太家里出来。
“钟主任,现在已经快12点了,各位领导和同志肚子肯定饿了,人是铁饭是钢,工作要做,饭也得要吃,是不是去食堂吃饭?食堂大,位置好安排,再一个就是也让各位领导同志对红旗生产队的食堂有一个更加切实的了解。”陈浩道。
半路的时候,他已经让人去食堂打了招呼,让食堂提前备好饭菜。
省里的领导,县里的领导,再有公社的领导,以及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加在一起有二三十人,3桌才安排的下。
在村民家里吃不方便,去食堂吃肯定更合适些。
“客随主便,我们虽说是领导,但到了红旗生产队也是客人,吃喝这方面,陈浩同志你安排就行。”钟汉华道。
前面,县里的领导周汉河说去食堂吃饭,被钟汉华说了,没人敢提,这会儿陈浩提了,钟汉华客气不少。
这里头有道道。
稍微一琢磨,就知道钟汉华对周汉河不太满意,不满意的原因多半也是知道在红旗生产队的分田到户行动中,周汉河采取了躲避的态度。
一行人往食堂去。
副县长周汉河抽着空,走到陈浩身边,小声的道,“陈队长,之前红旗生产队搞分田到户,我也是支持的,本想过来亲自参加,但当时有事,是真的抽不开身,就没有参加分田到户的仪式。”
“到现在我还遗憾的很。”
遗憾是真的,但当时有事却是假的,实际上就是对分田到户没有信心,担心牵扯到自己,就找了借口没有参与。
但刚刚钟汉华对他的态度不怎么好,这让他觉得肯定是因为自己没有参与分田到户,这事被钟汉华记在心里了。
周汉河想要挽救下,想着通过陈浩,在钟汉华那里把印象扭转下,能补救多少是多少。
“的确是遗憾,但也能理解,毕竟周县长手头上的工作很多,分田到户很重要,但其他的事情同样也不能放下,我能理解,村民也能理解,而且周县长和其他的一些领导虽然没有参加红旗生产队的分田到户,可过后对于红旗生产队的支持却不少,像是农药,化肥,种子,包括塑料薄膜这些,县里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相信往后周县长对红旗生产队的支持力度也不会低,甚至可能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高。”陈浩道。
周汉河没有参加分田到户的仪式,并不是他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只不过是装作糊涂,但话语中又把周汉河往上面架了下。
变相的要周汉河给予红旗生产队更多的支持。
县里有支持,但一直是石先民和王木松,两人的级别有限,支持的力度也有限,如果有周汉河支持,肯定能更好。
不仅是能在农业生产资料方面得到支持,就是在县里的经营,也能得到支持。
在县里的经营,不需要周汉河给什么东西,只要不找麻烦,有人找麻烦的时候拦着,这就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
“这个是肯定的,红旗生产队如今可是全国的标兵生产队,领导开会少不了要提到分田到户,就是连机关党报,对红旗生产队分田到户也都有提及,还都是赞扬的话,省里的领导也过来了,对红旗生产队很满意,对陈队长你也很赞赏。”周汉河道。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应该支持红旗生产队。”
口头上,周汉河对陈浩刚刚的暗示给予了回应。
他跟陈浩的接触不多,但就刚刚跟陈浩交谈的几句话,他对陈浩这个人很惊讶,的确不简单的。
明明只是一个村干部,但说话的方式跟一些老干部,老领导似的。
话里藏话,玩的很溜!
这些话完全不是一个村干部能讲得出来的,水平已经超标了。
“陈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