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妥协,晋阳系与阳翟系官吏进行了合并重组,一个崭新的乾国屹立在了北方,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上秦末政治格局。
张良拿起书札,用犀利的眼神快速扫过,原来这是一封韩重言的奏折,说明安邑巨变,魏武离去,为了稳定河东局面,请季王册封韩重言为假魏王。
张良笑了笑,言道:“大王,您是不是觉得册封韩重言会给您带来巨大的隐患?”
刘季瞧了张良一眼,默不作声,暗想张良真不愧为当世一流的谋士,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心思。
确实如此,刘季不愿意册封韩重言为魏王,不是他舍不得一个魏王头衔。
而是刘季深感到韩重言心底的那种不安分、不规矩,册封了韩重言,以后恐怕就不太好控制了,反而会成为自身的威胁。
另外一点更为重要,韩重言贵为大将军,说到底还是刘季部下,和樊哙、周勃、王陵、卢绾一个样。
今天,韩重言要称魏王,刘季若是答应了,那后天妹夫樊哙也要称王,试问答不答应?
周勃、王陵这些从小跟着自己的将军也要称王,也得答应吗?
照此下去,刘季就是把自个的地盘分光了,也还不够分啦!
刘季拍了拍额头,“军师就莫要拐弯抹角了,到底该怎么做?就请直言吧。”
张良微微一笑,言道:“季王,您今日之表现可不像平时,试问大王,凭您一己之力可以战胜项羽吗?”
刘季白了张良一眼,这不是明知故问嘛,自个差不多被项羽打得满地找牙了,“寡人不如项羽,赢不了他。”刘季回答很干脆。
张良回道:“那不就结了,既然您一个人赢不了项羽,就应该团结更多的人,您为什么不答应韩重言的请求呢?
再说韩重言之所以上书给您,希望您册封他为假魏王,这说明什么?说明韩重言依旧把您当做他的上司,心中对您心怀畏惧。
试想,韩重言若是想脱离汉军单干,他何必上书给您,完全可以自封魏王嘛。”
刘季若有所思,确实如此。
张良见刘季渐渐明白,接着说道:“敢问大王,您有几成把握能够控制得住韩重言?”
刘季想了想,回道:“韩重言重义,寡人与他闲谈时,知道他当年受漂母赠饭之恩,永世不忘,韩重言曾在寡人面前屡次提起。
对于这样的人,寡人知道该怎么办。寡人有七成把握控制得了韩重言。”
“既然如此,大王您还有什么要顾虑的了。”张良回道。
刘季没好气地言道:“军师,你知不知道,若是寡人册封韩重言为假魏王,那么樊哙、周勃他们都学韩重言找寡人要王位,寡人怎么办?拿什么封他们?”
张良应道:“大王,这种事情还难得了您吗?若是樊哙、周勃找您册封王位,您就告诉他,他们要像韩重言夺取魏地一样拿下楚地,您就大大方方地将东凌分给他,怕就怕他们做不到。”
刘季眼珠子一转,对呀!如此简单回答寡人怎么就不知道呢,说到底,韩重言请求册封,是因为他有被册封的能力,而樊哙、周勃等人呢?
他们和韩重言相比,确实不在一个档次上,可是差了一大截。
刘季一拍大腿,说道:“好,就按军师所说,寡人册封韩重言为假魏王。”
张良回道:“大王英明,不过依良所见,您干脆大方一点,就册封韩重言为魏王吧,何必多一个假字呢?韩重言想试试您对他的态度,大王您又何必让韩重言失望呢?”
刘季点了点头,说道:“军师说得对,寡人告诉韩重言,男子汉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魏王,做个假的有什么意思。”
张良羽扇轻摇,不再言语,季王可不是一般的悟性,很多事情一点就通。
恰在此时,帐外军士来报,“大王,郦生回来了。”
刘季大喜,“好,好,快传进来。”
郦生小碎步快速走进帐内,拱手拜道:“拜见季王,见过军师。”
刘季着急地问道:“郦公子,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英布怎么说?”
郦生很是得意,言道:“臣不辱使命,英布已经反楚,正起兵兵发边城了。”
“好呀,太好了。”刘季有点欣喜若狂,“若是英布从后方起兵攻击项羽,项羽就会腹背受敌,荥阳的压力会减轻许多啊。”
“确实如此,策反英布,为我们平添一大助力,为项羽平白无故树一大敌,大王,我们为战胜项羽又迈出了一大步。郦公子,公子的辩才真是无人能及。”张良言道。
郦生轻轻摆了摆手,却是满脸受益的神情。
“来人,摆上酒宴,寡人要为郦公子接风洗尘,公子,寡人真有些迫不及待地要和公子痛饮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