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社会你彪哥的民国生涯 > 第761章 形象大反转

第761章 形象大反转(1/2)

    走出这个厂房,就又来到下一处微电子和通讯研究室。

    这里还算正常,但人数很少,也就六七个人,他们正在利用现有设备组装属于海城自己的大功率广播电台。

    当然了这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们会建立起自己的电视塔和中短程微波广播塔。

    对于这种东西,他还是挺赞同的,但现在人数太少,以至于工作效率十分缓慢,反正也不着急暂时也只能慢慢来。

    “范大人。。范大人。。。”

    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

    很快一名衙役站在他的面前。

    气喘吁吁拿出手中报纸。

    “范大人。我们的战列舰登报了。”

    一把拿过报纸,面对上面的繁体字那是真闹心,但毕竟在清朝这边时间比较长了,也能看个大概。

    能看到偌大海城日报头版头条上。

    “海城已与德国达成购买战列舰协议,我国海防将拥有世界最强战舰。”

    与此同时整个国内凡是有海城日报售卖的地方,几乎所有报纸瞬间被抢夺一空。

    各大印刷厂不得不持续加印。

    老百姓们更是纷纷走上街头,弹冠相庆共同探讨彪哥要赠送国家两条战列舰的事。

    看着那报纸上战列舰的效果图。

    无数人都热泪盈眶,这让他们想起十年前北洋的惨败,更想起了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终于,终于国内有海无防的日子要过去了。

    这几艘战舰的购买,不光是激醒了人们的回忆,更是让无数国人看到希望。

    “看到没,这是四万吨的战列舰,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战列舰,如今这些列强还都没有装备。”

    “是啊,咱们国家有了这巨舰,以后列强再也不敢轻易欺负咱们了。”

    “主要是范大人仁义,未想到范大人竟然能以一己之力,一下子就捐献两艘战列舰。”

    “是啊。。。如此仁义,范大人绝对不是什么反贼。”

    民间各种言论发酵起来,对于彪哥的形象自然也越来越正面。

    “看第二版。。。这是。。。没想到,这是海城今年上交的税务,一共上交一百一十万英镑。”

    有点不敢置信,另一位赶紧翻到第二版。

    第二版头条上写着。

    (今年海城税务上缴屡创新高,共上缴一百一十万英镑。)

    下面并附有缴税的凭证和照片。

    “没想到海海城竟然这么富有。”

    “是啊。。。就连广州和上海的总税负也没有这么多吧,一年就交了这么多税赋堪比两广了。”

    “有空一定要去海城看看,听说那个海城十分发达,四处都在建设,几天就一变样。”

    “是啊。。。你在看第三版,海城大学免学费继续招生,而且人家不光免学费,还免住宿和饭钱,等毕业后还包分配工作。”

    “是啊,这教师也都是鬼佬,你看看这些鬼佬这的花多钱才能请来啊,我回去,让我侄子实验实验。”

    随着事态的发酵,对于海城众多老百姓相信,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只有去海城那才是华夏的希望。

    仿佛哪里一切都是好的,就是放屁都是香甜的一样。

    不光是老百姓,就连在华夏讨生活的各类型洋人,也都对海城有了巨大的兴趣。

    就因为这张报纸,结果再一次引爆了海城的淘金热。

    人们纷纷来到天津,四九城,准备出关去看看,去闯一片天下。

    一些买不到票的人,宁可走也要走到海城去。

    相对而言,如今的朝廷那是相当的被动。

    把税务大臣找到官邸里已经快两个小时了,而那个中年人却一直这么站着。

    终于大门被推开。

    “一百一十万英镑,为什么进国库才不到六十万。”

    萨镇冰汗水滴在脚面上,始终不曾说出一个字来。

    因为他也是今年九月份才刚刚被任命,很多事他并不清楚。

    毕竟清朝这边官僚都是走的老套路。

    对于欺上瞒下都纷纷表示很正常。

    “你说。。。你说。。。”

    载沣用颤抖的手指指着眼前这位自己刚刚提拔起来的能臣。

    说白了,他也当了一辈子王爷啥不懂啊,对于上下起手的事,他太了解不过了,这还只是贪了自己一半,已经很给自己面子了。

    要知道就省下来的六十万英镑,也能做不少事呢。

    至少能让他在养上三万人的部队。

    这时候一英镑是要顶接近十块大洋,按这么算,那就是接近六百万大洋。

    要知道,这可是他载沣出卖了锦州,葫芦岛,本溪,辽阳等地这才换回来的。

    就这样,那些人还贪污。

    他们这帮当官的良心何在。。。把朝廷当成什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