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秦羽还关注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紧密联系。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地周边的社区,要让当地居民充分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并从保护中受益。以长城周边的农村社区为例,可以开展社区参与式的保护项目。当地居民可以参与到长城的日常巡查工作中,经过专业培训后,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长城的一些细微变化,如墙体上出现的新裂缝、周边植被的异常生长等,并及时上报给保护部门。同时,政府可以引导当地居民发展与长城文化相关的家庭式旅游项目,如开设具有长城特色的民宿、农家餐馆等。这些项目要在符合长城保护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如民宿的建筑风格要与长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避免过度商业化对长城景观造成破坏。通过这种方式,居民能够从长城保护中获得经济收入,从而提高他们对长城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对于故宫周边的社区,可以组织居民参与故宫文化的传承活动。比如,鼓励居民学习和传承一些与故宫相关的传统技艺,如宫廷风筝制作、传统刺绣等,这些技艺可以作为文化展示和体验项目向游客开放。一方面,这丰富了故宫旅游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同时,社区可以与故宫管理部门合作,开展环境整治和文化宣传活动,共同维护故宫周边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对于兵马俑周边的社区,政府可以引导居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例如,支持居民成立手工艺品合作社,制作以兵马俑为主题的手工艺品,如陶俑复制品、兵马俑元素的饰品等。但在制作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产品质量的把控,避免粗制滥造对兵马俑文化形象造成损害。同时,可以组织居民参与兵马俑保护的宣传活动,向游客讲解兵马俑的保护意义和参观注意事项,使居民成为兵马俑保护的宣传员和守护者。
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秦羽认为要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和群体的需求。对于中小学生,可以开发更多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育课程和教材。比如,制作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动画短片,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画面,向孩子们讲述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这些动画短片可以在学校的课堂上播放,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传播,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到。同时,可以设计一些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游戏,如模拟修复长城、保护故宫文物等游戏,让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对于大学生和专业人士,可以举办更多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实践工作坊。在学术研讨会上,邀请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数据安全问题、新型保护材料的环境适应性问题等。在实践工作坊中,组织学生和专业人员参与实际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最新的保护技术和方法。例如,在长城的修复工作坊中,参与者可以学习到长城墙体修复的具体工艺、修复材料的调配和使用方法等;在故宫文物保护工作坊中,他们可以了解到文物修复的流程、文物保护设备的操作等。
对于普通公众,可以开展更多的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和志愿者项目。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可以包括文化遗产地的深度游、文化遗产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等。在深度游中,游客可以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深入了解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特色和保护现状,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公众可以亲手制作一些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手工艺品,如绘制故宫建筑图案的扇子、制作长城砖石模型等,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他们对文化遗产的感知和喜爱。志愿者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如在长城、故宫、兵马俑等遗产地担任讲解员、引导员、巡查员等角色,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乐趣。
秦羽深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宣传和实践活动,能够为这一伟大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让世界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他也期待着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守护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奔走于各个世界文化遗产地之间,为保护工作带来更多的创新思路和有效措施,让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