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清末小旗兵 > 第241章 换种

第241章 换种(2/2)

山上山下都看了个遍,估算了一下,这个长在半山坡上的玉米收成不比他们能浇上水的地少多少!

    所以这回付宁一回来,他们俩就来了,他们想跟付宁买这个种子。

    “你们要种这个?!三爷爷,您信得过我?!”

    蹲在地上的付宁没想到他们俩居然是为了种子来的,一个没蹲稳当,直接就坐地上了,他也没起身,就这么坐着跟他们说话。

    “信得过,这几年你不就在这儿鼓捣这些老棒子吗?不是种得挺好的!”

    付宁兴奋起来了,他举着一个玉米跟他们俩说,这个品种叫晨丰,这还是一号呢,以后还会有二号、三号……

    它确实是个抗旱的品种,在比较干旱的条件下,亩产勉强能够到两百斤,如果地好、人也精心伺候,亩产能在两百二、三十斤。

    不过这个品种不好留种,自己留种过几年的收成就没有这个数儿了。

    “那你要是卖种子,是个什么价儿啊?”赵青山最关心的还是价钱。

    “三爷爷,青山叔,你们信得过我,这种子我不卖,我换!”

    换?怎么换?

    付宁拿着一个棒子跟他们说,就是一斤换一斤,不管是什么样的玉米粒,只要不坏、不发霉,拿到他这儿来,一斤普通玉米换一斤晨丰一号的种子。

    但是有一点,他要提前说清楚。

    “三爷爷,您家的地不是在河边儿吗?好浇水的地方您还是种那个老品种,半山坡上浇不上水的地方您种这个,可别都种了这个,您踏实,我也踏实!”

    跟赵三爷说完,他又转头跟赵青山说:“青山叔,您是村长,我给您留下些种子,村里要是有人想种这个,您就帮我换了。

    但是一家最多只能换一斤,不能都种这个,万一出了差池,还能有托底的。”

    赵家的两个人都同意,也觉得这样换种最稳妥。

    于是1914年秋天,晨丰一号率先在赵家庄开始了换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