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风云1200 > 第763章 老猫的陈述

第763章 老猫的陈述(1/2)

    第 763 章 老猫的陈述

    老猫沉淀了一下,长舒一口气说道:“和以往战争不一样,我们这次是高原作战,高寒地区作战,沙漠作战,对游牧民族开战。

    对于补给的要求异常苛刻。

    北方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文明的心腹大患,时常南下,抢掠朝廷,百姓不堪其扰,即便如强秦、盛汉也不能免遭其难,只能建起长城,被动防守。

    匈奴、突厥、回纥、契丹、西夏、蒙古等等北方游牧民族实力多有压制南方汉族的威胁。

    他们的优势大致有四点。

    第一优势:轻快。

    北方游牧民族,轻车快马,机动灵活,没有辎重拖累。

    游牧民族,放牧为生,长居草原或大漠。

    他们缺少铁器、丝绸、粮食等等。

    他们进军南下,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抢夺资源,来满足自身生活发展的需要。

    所以基本都是空着手来,满载着回。

    没有粮草、辎重等负担,不仅加速行军,进行疯狂的闪电战,更重要的是,不必派人押送、保护,能利用所有即战力。

    这就大大提升战役的机动性与人数优势。

    反较之,中原朝廷要北伐游牧民族,十万大军,得有四万押送粮草辎重。

    实际出兵不过六万,这六万人还要时刻提防粮草被抢。

    在士气上就输了一大截。

    更何况,一旦陷入久战,粮草势必要源源不断从中原运来,又要耗费一部分士兵。

    因粮草供应不上,被迫中断,失败而归的比比皆是。

    而粮草辎重,对整个国家的消耗也是相当大的,一旦苦战,北方游牧民族,一转身就钻进大漠、草原了,根本就找不到。

    中原朝廷只能干瞪眼,没辙。

    第二优势:气候。

    北方一直都是昼夜温差大,气候很恶劣。

    北方游牧民族自小生活在这里,早已适应这种艰苦额恶劣环境。

    虽然适应,却并不甘心,他们不断南下,也是看中南部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

    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对南部的气候条件是能很快适应的,甚至是很喜欢这样的环境。

    中原朝廷带兵北伐,可就苦了。

    天气恶劣,大风呼啸,沙尘满面,雪来的早,体质本是温宜的,一到北方还没开战,先病倒一半。

    手冻的拿不了兵器,腿肿的上不了马。

    没经历过这么冷的天,也没准备棉衣,的中原士兵,往往也只能撤兵,最后被困,北伐失败。

    第三优势:利益。

    两国开战,利益为重。

    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下,抢掠百姓,把值钱的东西全部带走,甚至直接屠城,让一座城变成废墟。

    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城市带不走,留给敌人,还不如毁了。

    所以他们眼中的利益,只是金银财宝,只是绫罗绸缎,不需要土地,不需要百姓。

    中原朝廷攻克北方游牧民族大营,便是要在草原或者大漠中,凭空建造一座城市。

    一切物资全部都要从中原运过去,人口要迁徙,开疏浚河道,要开垦土地等等。

    所耗费的可是比战争军费大的多。

    不仅无利可图,反而是赔本赚吆喝。

    这样的战争对南方朝廷吸引力不大。

    也就主观意愿上对北方游牧民族没有主动出击。

    第四优势:战力。

    北方游牧民族,自小生活在马背上,骑术、射术都是顶尖的。

    而且北方草原最不缺的就是马,一个普通战士最少有三四匹马。

    有驮东西的马,有长途奔袭的马,还有上阵杀敌的战马。

    实在马匹不够,草原上野马有的是,可以随便套,稍加训练就能上阵。

    马匹好,骑术、射术又好,就好比武器装备好,士兵素养,武艺又高,想输都难。

    而中原朝廷,自从失去北方养马之所,只能重金购买,买来的马,多数老弱病残或者不适合上战场。

    所以骑兵就很少,多以步兵为主,步兵对骑兵,基本就是送,很少能打得赢。

    当年岳家军组建的背嵬军也只有8000骑,也是靠缴获伪齐的战马。

    当时伪齐为了装备军队,不断从金国引进马匹,但这些马匹大部分被岳家军夺去。

    当时,牛皋和杨再兴曾两次针对伪齐军进行奇袭,俘虏伪齐的御马监后,一次性就缴获了战马一万五千余匹,这为岳飞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奠定了基础。

    所以没有马,就是硬伤。

    北方游牧民族自小射猎,很懂得如何与狡猾的狼、狐狸等猎物周旋,也就自小养成了很好的战术素养,对兵法有着天然的天赋。

    中原朝廷士兵很多目不识丁,也没有狩猎经验,对兵法知之甚少。

    所以在单兵素质是差很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