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 第265章 大耳刮子

第265章 大耳刮子(1/2)

    说干就干。

    李卫民一边让人安装调试制冷设备,一边让人在城里找地方。

    私人不允许做买卖,向阳集团属于集体企业,当然有从事商业活动的资格。

    如果是一般的社队企业,真不一定能搞定各种手续。

    工商,税务,卫生等各部门,一个比一个牛逼,谁鸟你一群乡下土包子。

    可惜,李卫民不一样,即便不找张海山,一把手龚主任也是大力支持。

    龚主任一句话,哪个部门敢卡向阳集团的脖子?

    不但没人卡脖子,商业局还跑前跑后,腾出一间繁华地段的大门面,租给向阳集团使用。

    说是租用,其实租金便宜得令人发指,一个月也就十来块钱。

    十来块钱,就能租一个前店后院,面积拢共超过两百平方的大门面,找谁说理去!

    简单整修了一下,向阳冷饮店就开业了。

    李卫民让人用木头和海绵,制作了很多大保温桶。

    保温桶下面放冰块,上面放冰糕,盖紧盖子,一天都不会融化。

    每天早上,用卡车把保温桶运到城里,整整可以卖一天。

    正式开张前三天,李卫民就开始大力宣传。

    新城是一座小县城,从来没人卖过冰糕之类的冷饮。

    听说只有大城市才有的冷饮店要开张,新城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都想尝尝传说中的冷饮是什么味道!

    李卫民一边请人在冷饮店门口敲锣打鼓,一边卖预订券。

    为了给员工做示范,李卫民亲自上阵,拿着大喇叭,嗷嗷直叫唤:

    “各位同志,为了庆祝我们向阳冷饮店正式开张,现在开始预订,每天只出售五千个冰糕,一千杯冷饮,数量有限,抓紧时间预订啦!”

    刚开始,李卫民拿不准行情,不准备做太多,先试试水再说。

    李卫民用的是保温桶,不是冰柜,卖不完是会融化的,所以准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既能保证成本,又能促销。

    人就是这样,喜欢凑热闹,越是买的人多,就越有人买。

    真要是无限供应,很可能就没那么多人要了!

    这时候的人哪见过什么饥饿营销,本来冷饮这玩意就稀罕,现在一听数量有限,需要预订,那还等什么,赶紧订啊?

    李卫民欺负人,预订券一分钱也不便宜,普通的白糖冰糕两分钱一个,果味冰糕三分钱,牛奶冰糕五分钱,冷饮五分钱一杯。

    预订券上有时间,先订第二天的,第二天的订完订第三天的,然后是第四天,第五天……

    一众员工都看傻了。

    李经理果然名不虚传,一天时间,预订券就卖到了一周以后!

    城里人真有钱,连冷饮是什么样子都没看见,就预订出去这么多!

    然而,让一众员工更加惊诧的还在后头,从第二天开始,预订的数量就开始井喷式增长。

    昨天预订的大部分都是个人。

    预订的数量也是一两个,多的有十来个。

    今天来了很多单位,一预订就是几十个,上百个,甚至是上千个!

    像纺织厂,机械厂,造纸厂之类工人比较多,效益比较好的单位,都准备大量预订,说是天气热,给工人兄弟发福利!

    对这种大客户,李卫民就不说什么每天限量了,把负责人带到里面,私下交易。

    其实,李卫民等的就是这些人,因为他主要想搞批发,零售太麻烦,忙碌一天才能挣几个钱,不如搞批发来得痛快。

    对于预订数量超过一百的大单,李卫民统统按批发价走。

    两分钱的白糖冰糕,一分五一个。

    三分钱的果味冰糕,两分钱批发。

    五分钱的牛奶冰糕,批发价是三分五。

    都是一百个起批。

    冷饮只预订,不批发,都是用玻璃杯现做,不方便带走。

    ……

    三天后。

    向阳冷饮店正式开张。

    李卫民亲自点了一挂火鞭。

    噼噼啪啪的炮声还没有结束,向阳冷饮店的大门就被迫不及待的老百姓险些挤爆!

    “大家不要挤,不要急,有预订券的都有份,一个也不会少!”

    “没有预订券的就不要来了,刚开张,生产不了那么多,过一段时间就好啦!”

    “肠胃不好的尽量注意,冷饮吃多了会拉肚子哦!”

    “你,说的就是你,赶紧滚蛋,敢在我们向阳冷饮店偷东西,活得不耐烦了!”

    李卫民拿着大喇叭,一边喊,一边维持秩序。

    这时候做生意,还没人收保护费,乱相要到80年代以后才会出现。

    不过,小偷小摸是有的,而且还不少。

    随着知青开始陆续回城,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有些人找不到工作,就会铤而走险,逐渐走上犯罪的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