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三章 我要开始键政了!

第三章 我要开始键政了!(3/4)

你继续说。”

    朱元璋面无表情,但这却是最精彩的表情。

    朱云峰有些后悔了。

    早知道就当第二世界不存在,自己继续乐呵呵地当两界倒爷就是了,干嘛非好奇心那么重跑到第二世界来。

    就算来了,看个乐子就行,老朱帮了这边老四一次就可以了。

    然后把石碑一移,中年朱棣合法合理地当皇帝,大家皆大欢喜,自己又嘴贱键政瘾发作干嘛?

    但现在嘴贱都嘴贱了,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其实世界政治体制真正深入研究的话,无非就是分两种。”

    “所以左右翼就得来回不断调整政体、思想观念,通过军事、经济方式来填补空缺。比如老美那边,两党的政治理念不断变化,到最后甚至出现了两党互换基本盘的情况。”

    “人类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开车驶向一条未知的道路。要么踩点刹车放缓速度,要么踩下油门一骑绝尘,但谁也不知道前面岔路口是什么。”

    “也许是悬崖,也许是康庄大道。刹车和油门在脚下,选错了,一脚油门下去,政权灭得很快。选对了,踩了刹车,没有及时跟上历史进程,最后还是逃不了历史宿命。”

    “而平衡踩刹车和加油门的时机就非常重要,简单来说,就是得与时俱进,根据需求调整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

    “张居正就是大明的刹车人,不是张居正在发现前面是悬崖的情况下,踩了一脚刹车,并且马上调转道路的话,大明早就亡了。”

    “所以不管是科技进步与否,发展得怎么样,在政治体系、经济发展当中,一旦遇到问题,就要迅速做出改变和应对。”

    “如果大明不能够在政治上进行不断调整改变,哪怕是完成了工业革命。未来也终究会像我之前说的那样,体制不断僵化,然后二百多年灭亡,逃不过历史的结局。”

    说到这里,朱云峰想了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的话。

    如今盛世。

    欧洲水深火热,老美自顾不暇,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

    所以朱云峰也想看看,在古代世界,能否做出变革。

    毕竟在他看来,其实很多东西都是相似的。

    包括政体。

    都属于中央集权制。

    只不过古代帝王专制,一家一姓天下。

    开国初年的时候往往还好。

    就算是明初,朱元璋杀那么多官员都能维持运转。

    便在于元朝末年,天下重新洗牌,大量人口死亡,然后就是老百姓分了土地,缓解了土地兼并。

    既得利益集团又没有马上形成,整个国家在一个上升阶段,每个人都能分到一块蛋糕。

    但到了明朝末年,崇祯上吊的时候,蛋糕被瓜分完了,大量利益集团出现,把本就没有增量的蛋糕吃干抹净。

    他们抱团在一起,站在了皇帝与百姓的对立面上,又把皇帝推出去当挡箭牌。

    如此到了最后大明皇帝的江山没了,换了一个新政权,一个新的大清皇帝,利益集团们却继续骑在百姓的脑袋上作威作福。

    所以朱云峰想看看,在古代帝制之下,能否创造出一个奇迹,找到合适的方向,摆脱历史的周期率。

    虽然真了解政治的人会觉得难度很大,毕竟说难听点,欧洲最先完成工业化。

    然而法国大革命之后,轮换了五个共和国。

    德国从德一灭亡后,德二到德三,再到联邦德国,也换了四次政权。

    英国看上去稍微强点,但也强得有限,纯粹靠孤悬海外的地利加上先发优势的日不落遗产苟活,不然皇室早被吊死。

    因此并不是说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科技科学进步就能让政权持续保存。

    而是得看过程当中有没有照顾到大部分人的利益,并且发展与前进的脚步也不能停下。

    否则一旦生产力与蛋糕的增长速度不能满足各方利益需求,那么工业国灭亡的速度可能比农业国还快。

    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农业时代大家的欲望就是吃饱饭,当全国95%以上的人都是农民的时候,反而趋于稳定。

    哪怕遇到天灾人祸,造反或者饿肚子,只要朝廷有税收就能平定或者赈灾,宋朝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一旦工业革命,国内有一大群人的财富会迅速膨胀起来。

    这群人要上升通道,下面那些人又心里不平衡。

    而且工业革命后还会催生大量富人阶级与利益集团,官员权贵与富人容易勾结,一起侵吞下层人的利益。

    所以政治本质上就是平衡,平衡各方利益。把人均可支配资源提上去,把财富尽量地向中下层人倾斜,这就是橄榄型社会结构理论。

    实在平衡不了就只能出动军队弄死大批既得利益者,或者出兵侵略掠夺财富,来强行平衡局势。

    这也是为什么说军事是政治延伸的主要因素。

    不过朱云峰其实很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