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 第244章 好事?

第244章 好事?(1/2)

    她不是什么君子,做不到以德报怨。

    她就希望跟她亲近的人都可以不用受委屈,健康快乐。

    外婆和小姨在现代社会,就算跟人有矛盾也只是口角冲突,实在不行还可以报警。

    沈逾白却不同,四周全是虎狼,一个不小心就会吃大亏。

    只有凶狠起来,那些人才不敢欺负沈逾白。

    沈逾白哂然一笑:“听阿锦的。”

    如此下去,阿锦很快便能接受真实的他。

    沈逾白便觉最近的努力实在没有白费,以至于入睡后嘴角仍旧噙着笑。

    第二日整个州衙都感受到了知州大人的喜悦。

    不过众人很理解。

    十二万两纹银入账,换了谁不得喜笑颜开?

    早饭过后,孙同知便往沈逾白身边凑。

    沈逾白关切问道:“孙同知的病可是大好了?”

    “已大好了,往后可为大人尽心尽力办事。”

    孙同知低眉顺眼。

    两人心照不宣地将此事揭过去。

    有了孙同知在此,沈逾白办起事来倒是便利了许多。

    譬如沈逾白要黄册,孙同知能在半个时辰内将所有黄册尽数搬到沈逾白面前。

    所谓“黄册”,就是户籍登记册子,里面详细记载各家人口、壮劳力。

    每年衙门就是依靠黄册来征人丁税,因此册子记载十分详实。

    孙同知瞧着沈逾白垂眸翻阅黄册,眼珠子一转,小心问道:“大人可是要抽徭役来修建州衙?”

    沈逾白却道:“州衙够用,不需修。”

    孙同知有些懵。

    您昨儿得的那么些银子留着作甚?

    沈逾白并未让他疑惑多久:“既有了钱,民兵也该练起来了。”

    孙同知大惊:“私自练兵是大忌!”

    “本官要为百姓修路,通城百姓自发聚集起来保护,以防海贼肆意破坏,如何成了私兵?”

    孙同知急道:“大人的心自是好的,可上头不这般想,朝廷不这般想。”

    知州大人可是得罪了宰辅大人的,到时一个罪名按下来,任你如何辩解,中枢无人便是无用。

    “如今多少人盯着大人,您一旦行差踏错,立时便有人弹劾,到时……”

    后续便已不能再说。

    他才投靠知州大人,刚刚那些话都不该规劝。

    可如今他已与知州上了同一条船,若看着大人犯下大错也不管,往后必定与大人一同沉船。

    沈逾白手上的动作一顿,抬眸看向孙同知。

    就见孙同知脸色一变,却仍旧道:“还请大人三思!”

    沈逾白沉吟片刻,方笑道:“多亏孙同知提醒,倒是本官糊涂了。”

    孙同知一颗心放了下来,笑道:“大人一心为民,全然不顾自身安危,我等必是比不得大人的高风亮节。”

    沈逾白不置可否,继续翻阅黄册。

    孙同知刚安下去的心又提了起来。

    怕是他的规劝还是惹恼了大人。

    孙同知暗暗懊恼,怎的就这般沉不住气,纵使大人有此想法,也必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他可徐徐图之,哪里就能头一日就顶撞上峰。

    耳边响起一道清朗的声音:“依孙同知所言,海贼之患如何化解?”

    “这……”

    孙同知一时无语。

    若有解决的法子,通城百姓也不至于多年始终如此艰难。

    何况那些海贼全是那些大族养着,根本不是衙役们与百姓能抵抗。

    沈逾白道:“孙同知可知,你我冲出困境唯一之法便是将通城治理好。否则,只会成为世家们的困兽,慢慢被蚕食殆尽。”

    孙同知脸色一白。

    通城终究是冯家等大家族的,他们如今瞧着像是立住了脚,实际却是凶险万分。

    “大人的意思是?”

    “不发军饷,百姓自发训练,抵挡海贼。”

    孙同知张了张嘴,心想知州大人果真年轻。那些壮劳力需养家糊口,哪里愿意不拿钱做那等拼命之事。

    沈逾白并未多言语,提笔写下一份告示,待吹干后递给孙同知。

    待看完,孙同知抬头,满脸震惊之色。

    旋即便是一喜:“下官这就去将此告示誊抄,张贴到各处。”

    待人离开,周显从屋外走了进来:“大人便这般放心孙同知?”

    “今日他能劝阻我,就知是真心投靠。我既费尽心力促成此事,就该人尽其用。”沈逾白道。

    周显沉默半晌,方道:“大人放心,若他们果真闹出什么,我一刀斩之。”

    ……

    孙同知办事极快,不过两日,那告示便誊抄了上百份,从通城贴到各个镇。

    当那告示贴出来,各处的百姓纷纷聚集。

    城中的百姓是最先看到告示的。

    “此时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