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507章 遮天遮地都遮不住的财气

第507章 遮天遮地都遮不住的财气(2/3)

的设备固定资产算500万;

    平京跟金卓群他们捣鼓的电视大厦、五星酒店,让卫东的股份算起来值五百万;

    胡同口的卫生巾厂连厂带设备还有院子,算四百万;

    汽车合资厂有两百万美元股份,价值六百万也是很不要脸了,因为光黑市汇率就不止八百万,更别提这全国第一家合资车企百分之二的股份,未来会膨胀到什么数儿。

    所以平京的资产还是有1500万。

    这已经接近一个小目标了,别忘了还有沪海的股票、地产。

    跟章家平分的股票价值是六百万,记名在东升贸易名下;

    但这价格是“外资”投给真空电子以前的,之后飙升了段儿还没算在其中。

    因为没有开放老破小的房产交易,所以从库房到新式里弄的价格低到令人发指。

    加上老洋房,包括那几辆车都统一算到固定资产里价值一百八十万。

    不算“苹果”投资给真空电子厂以及建设代工电脑组装厂的几千万美元,这笔钱名义上是苹果公司给,实际上是让卫东参与那次发布会以后的分红,是他的钱。

    也不算让卫东跟港商们在电子产业园合资股份的地产价值,更没有还没展开的国际社区、蒲东大厦、外滩五号楼、小码头等“租赁”、借用、未完成资产。

    沪海的账目就是780万。

    粤东分厂那点毛毛雨都不用算了。

    市中心医院那套房在董雪晴名下,山脊的宅子挂在公司二十多万。

    让卫东买的那套好吃街的麻辣烫门面房,十二万,这两三年也不见涨幅。

    总计就是这一亿零六十五万。

    这个总数看起来就像是无可奈何又精心优化组合出来的勉强数字。

    看似为了冲上一亿,打肿脸充胖子的表明公司值上亿。

    实际上是拼命摁住数据,还是会霸气侧漏的结果。

    让卫东看了猜测估计二三十年后,光是那套沪海的老洋房都不止这个数儿。

    可试问这年头的内地,有身家过亿的富豪吗?

    让卫东看着绿色荧光显示器的电脑,漠然的刷出这个数据,他满脸表情只有无奈。

    尼玛,三年前老子开始卖腊肉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发展这么猛。

    就这近两年的照相机、卫生巾等等所有销售盈利,基本上都“储蓄”进了厂区建设跟地产。

    看起来东升贸易名下基本上没有“盈利”。

    也没有这时候企业最多的银行负债。

    因为遍布江州、商州、平京、沪海的工地就像海绵一样,吸取饱含了大量资金。

    让卫东再三强调不能拖欠任何应付账款。

    就是怕滚雪球一样最后暴雷。

    所以从董雪莹时起,就是不停的转账。

    各工地有资金就多囤点建材,稍微吃紧就只付人工费用,大家稍微歇一下,宁愿停工也不拖欠材料费、材料费。

    等到老耿他们加入,基建兵们直接把这种艰苦朴素的风格发扬到极点。

    所以他们效率高也是有原因的,有时候稍微周转迟滞,他们都想方设法都要保持施工。

    等到第一次地产回款,动物园那两栋的一千八百万滚动到城建公司作为备用金。

    就再无拖欠。

    实际上因为回款越来越多,又有卖楼花的做法,真正全靠自家输血的工地,也就计算机大厦、厂区和流金大厦。

    现在流金大厦基本完工,只剩内部装修,现金流又可以腾出来。

    其他平京汽车制造厂宿舍楼、五星级酒店、甚至电视制作大厦的建设费用,沪海厂房,各处港商的地产项目,都不是让卫东在承担。

    但城建公司在里面施工赚钱。

    接下来有了洗发水、牛仔裤的销售回款,现金流的重点可能就是国际社区、蒲东大厦的建设。

    这也是让卫东想在江州修生养息,起码等手里这批地产项目完结了再去折腾的最大原因。

    现在他还是有点惊呆了。

    电子表格很清楚。

    如同涓涓细流,全国各地的分公司、销售公司像毛细血管那样,汇总到大动脉来的毛利,每天已经大概在五十多万,这还不算地产收益,纯粹就是那几样持续生产销售的商品刨掉各种销售成本之后的公司毛利。

    等到电脑如果开始大批量交付给金融系统,商业地产开始收租,这现金流只会更恐怖。

    尼玛,老子成天在外面刨,家里婆娘只顾转账支付,一赚一个不吱声

    现在不算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改开就是这样富了个人吗?

    只能说幸亏让卫东账上没钱,看起来不像个资本家,但实质上的资本已经迅速堆积起来。

    这不是要撑死的问题,让卫东脑海里想的都是去吃自助餐,一不小心把盘子里堆了半米高的那种歪歪扭扭要倒塌模样。

    怎么办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