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通明的房间中,蓦然响起一个声音。
“有消息称,王爷打算出兵京师?”
灯火闪烁,可以看到出声之人是一位身穿儒衫的中年男子。
若有熟悉魏王府情况之人,定能一眼就认出男子的身份。
魏王府首席幕僚——闻人迁。
大商魏王,乃是商武帝姬轩太爷爷一辈儿之人。
魏王府平素不显山不露水,在民间的影响力并不大。
此时闻人迁出现在了平西王府之中,必然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
姬兴翰轻笑一声,并未正面回答来人的问题。
“呵呵,看来魏王在我西疆安插的眼线,数量可真不少。”
闻言,坐在他下手位置的闻人迁并不着恼,淡淡回应道:
“前些日子,王爷还决议先进军南疆。
未曾想仅仅今日过去便转变了想法。”
“本王自然有本王的想法,这一点就不劳魏王及闻人先生费心。”
闻人迁也笑了笑,摇摇头道:
“王爷,此次楚南离先与赞蒙相斗,两败俱伤。
继而,强行动用秘法杀死邹晨。
现场很多人都看到在杀死邹晨之后楚南离鬓角斑白,脸色苍白,显然是又加重了伤势。
若此番错失机会,日后你恐怕再难成为他的对手。”
姬兴翰嗤笑一声:
“闻人先生消息倒是灵通。
不过,既然如此,那闻人先生想必也肯定知晓楚南离身在南疆,若本王此次按照原计划继续挥兵南疆,需要付出何等巨大的代价?!”
“在下当然清楚。”
“不,你不清楚!你们对此一无所知!”
姬兴翰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犹如雷霆轰鸣:
“两年前,本王就知道楚南离肯定是我等完成大业之上的绊脚石,想要联合你们先下手为强,将他除去。
那时我们若采取行动,楚南离绝无幸免之理,然而你们却犹豫不决!
如今的楚南离,实力已远超当年。
此次我们想要除掉他,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已是十倍于前,难道你等想要让本王独自承担这部分损失吗?!”
姬兴翰的愤怒罕见地爆发出来,仿佛连整个小院都被一股寒气所笼罩。
然而,面对他的怒火,闻人迁毫无惧色:
“王爷息怒,我等并非有意拖延,实在是当时局势未明,贸然行动恐打草惊蛇。”
闻人迁语气平和,试图安抚姬兴翰的情绪。
“再者,楚南离的成长速度确实超乎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应对。
今日我前来,正是为了与王爷共商对策。”
“另外,王爷可曾收到北蛮异动的消息?
塞外连降暴雪,天山关口外,北蛮王庭在这风雪肆虐的日子里,已经集结了超过十万精兵?”
“不可能,我等还未发兵,北蛮怎么可能率先动手?
赞蒙还在我府上,他们如此行径,难道不怕本王将赞蒙留在此处?!”
大商各路反王与北蛮、东夷都有所勾结。
但原本商议好的计划为:
大商各路反王以“入京勤王、清君侧”之名率先起兵,之后北蛮、东夷再起兵,威慑安东军、定北军以及边境其他大军。
但如果北蛮、东夷率先起兵进犯大商,各路反王再造反。
那就大不一样!
顺序变了,那“大义”就丢了。
前一种,没人能说反王不顾民族大义;
后一种,在外族进犯之时仍旧大搞内战,则天然就失了大义。
孰优孰劣,用脚投票都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因此,听闻北蛮竟然未按照约定,率先聚兵。
姬兴翰极为愤怒。
闻人迁见状,轻轻叹了口气,神色变得更为凝重:
“王爷,事态的发展往往超乎我们的预料。
北蛮此举,或许有他们自己的考量。
但不论如何,还请王爷以大局为重,以斩灭楚南离为首要目标。”
“我们几家,自然也会给王爷以应有的支持。”
姬兴翰闻言,眼神微动,似乎在权衡利弊。
片刻后,他沉声道:
“镇南军可以由本王来牵制,并且可以想办法把楚南离引出来,但斩杀楚南离必须由你们的人出手!”
闻人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他微微欠身,语气中带着几分恭敬与自信:
“王爷高瞻远瞩,在下佩服。
在下这就与主上联络,派遣高手前来围剿楚南离。”
“好!”
姬兴翰站起身,朗声道:
“只要你们派遣高手前来除掉楚南离,其他事自有本王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