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1976:事业从重生开始 > 第七十三章:心照不宣

第七十三章:心照不宣(2/5)

,次日上午,如他料想的那样,龚智超的父母找到了51号府邸。

    身着军装的他们气势威严,令人敬畏。

    龚智超的父亲首先自我介绍:“你好,同志陈,我是龚林,智超的父亲。

    这是我太太,叶萍。

    贸然打扰,实有两个目的,首要道歉,其次希望能获得您的宽恕,帮助儿子渡过难关。

    对于我们未事先知会的打扰,请您海涵。”

    龚智超的母亲还未开口已是一把眼泪,泣不成声地说:“同志陈,我和智超的爸诚心向您道歉,这都是我们疏忽的教训所致。

    我们明白做父母的苦心,希望你能宽容智超一次。

    一旦判罚有罪,他会一生受挫。“

    他们的计划周详,步步紧逼。

    面对他们娴熟的配合,陈平安一时词穷,仿佛被卷入了一场谈判的风暴中。

    此时他明白,那并非真正的道歉,而是披着道歉外衣的战术,为何还要称呼他“同志陈“,而不以更为亲昵的“陈同学“相称呢?

    显然,在此之前他们已深入了解自己的情况。

    他们在试图以平等地位沟通,降低自己的姿态。

    尽管内心对他们深感钦佩,陈平安仍保持微笑:“两位不必紧张,坐下慢慢谈吧。“邀请他们在沙发上落座之时,还不忘暗示了柔姐。

    柔姐得到信号,安静地移至一旁,准备见证接下来的局面。

    然而,比起咄咄逼人的龚林,陈平安更冷静,他摆手拒绝了他的烟,客气地道:“不好意思,我不抽烟。“

    看着这样的陈平安,柔姐无声翻了个白眼,心想,这个人平时抽烟如痴如醉,眼下却又故作矜持,简直是自寻烦恼。

    其实她也明白,这只是对话策略的一部分——让他们认识到并非所有人的意愿都能轻易妥协。

    初次拒绝他们的亲近,是为了让对方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地被说服。

    陈平安心里赞赏:“真是妙招!”

    龚林带着微笑,虽然尴尬却不失礼节,收起香烟:“对不起,我是忘了,你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是我疏忽了,就直截了当地说吧。”

    这样的突转变换让陈平安不得不重新评估龚林:“校官龚的速度转换还真快,为了孩子,竟愿意降低自己的立场,这么做真有那么有意义吗?”

    “龚上将,爽快些吧。“陈平安看向肩章,语气平静:“我理解你的初衷,但我无能为力。

    寻找我是无法解决你们问题的,帮助志超,你应该去找警方,找我不该成为解决问题的方式。”

    听了这话,龚林叹了口气,诚恳地说:“陈同志,作为军人,我很少绕圈子。

    话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我要说出真心话。

    志超的管教的确存在问题,也许在京都由祖父母照看时他受到了过分的娇惯。

    但志超并不是刻意去冒犯女学生的。

    昨日派出所的电话让我们紧急回家,据他说那是一时的恶作剧,没料到会引起这样的误会。

    但他说挨打让他清醒,他自认为这是警告。”

    面对校官龚略带凄楚的微笑,陈平安无可奈何地笑道:“上将,我们直截了当谈谈,对吧?关于情况的起因和发展我们都清楚了,你无需在此为龚智超多做无谓的辩解。

    老实说,可能你久未回家,对儿子的认知已经不如以往深入。

    智超的行为恶劣到了极限,即使定罪,结果也是毫无疑问。”

    提及于此,叶萍又一次无法抑制眼泪。

    龚林深深吸了口烟,声音深沉:“我能理解,我知道这是错误的,我不是为他辩解。

    这样的行为任何人都会愤怒。

    作为一名军人,我深知纪律法则,他如果做出了那种丧失心智的事,理应接受法律严厉的处罚。

    原不想给你们添堵,但如果孩子的母亲这么说……即便他是罪大恶极,毕竟血脉相连,我怎能袖手不管,眼睁睁看他被捕?说实话,我已经尽力在警方疏通关系,一个警方朋友告诉我,唯一的宽恕方式可能是受害者的谅解。

    只要她不追究,他才能逃脱刑责。

    陈同志,就像我曾提出的,出于我们的友情,能对龚智超宽容一次吗?或者有什么条件,只要有我能力所及,都不会推诿。”

    陈平安内心深处对此事感到反感,甜儿在事件中的无辜深受屈辱,他原本坚决守护原则,可是望着这对夫妇因为爱子而近乎丢脸的恳请,那痛彻神情让他的防线逐渐崩溃。

    刚要表态,突然惠家康的到来使情况变得意外。

    陈平安一愣之后立即起身迎上前去:“老惠,你又是来当说客的?”

    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惠家康朗笑几声,拍着陈平安的肩膀说道:“我就猜猜,看你猜不猜中。”

    你还能想到别的什么?

    不会只是蹭饭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