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 第九十五章 没钱也别跑啊

第九十五章 没钱也别跑啊(1/2)

    “我不清楚。”女护士冷着脸回道:

    “医院是否有广告投入,有没有优惠活动,这些不在我们护士的工作范畴之内。”

    假话……于大章立刻有了判断。

    而且她在避重就轻。

    自己刚才明明问的是:儿科有没有优惠活动。

    她却扯上了整个医院。

    再说了,医院如果有优惠活动,护士怎么可能不知道。

    看来是烦我了……于大章也没多想,只当是对方被自己问烦了。

    果然,女护士刚说完就转身走了。

    走之前还给了于大章一个白眼。

    去监控室的路上,马健问道:

    “你觉得医院有问题?”

    “没有。”于大章赶紧否认:

    “我就是好奇那对夫妻当初为什么选择了这家医院。”

    其实知道这些,对这起案子没什么帮助。

    他们现在要做的是找到孩子的父母。

    不过于大章这人有个职业病:好奇心强烈。

    不是聊八卦那种好奇。

    而是在办案过程中,会对一切不合理的地方产生强烈求知欲。

    这也是他总能发现新线索的原因之一。

    就像是去饭店吃饭。

    普通人如果觉得饭菜难吃,大不了以后不来了,或者当着老板的面埋怨一句。

    但于大章会比别人多想一层。

    为什么这么难吃?

    打开门做生意,自己手艺什么样不知道吗?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不止是于大章,很多老刑警都有这个职业病。

    “我看你问的那些问题,还以为你要查医院呢。”马健用开玩笑地语气说道。

    “怎么可能。”于大章笑着回道:

    “人家医院是报案的,哪有过来就查报案方的。”

    就算是民营医院,那也是三甲,级别在那摆着呢。

    别说没问题,就算真有问题,也不是于大章一个小刑警能碰的。

    两人说话间,来到医院监控室。

    亮明身份后,调取了昨天的儿科监控。

    分别找到那对夫妻的影像后,截取保存。

    接着又从院方那里拿到了那对夫妻的身份信息。

    不是本地的?

    当看到夫妻两人居然都是外地人时,于大章有些诧异。

    大老远的带孩子来松海看病,还选了一家民营三甲医院。

    这摆明了是直奔这家医院来的。

    如果只是看中了松海的医疗条件,那他们一定会选一家公立医院。

    普通人都会这么选。

    不管民营医院如何宣传,医术最精湛的那批医生肯定在公立医院。

    也不是说民营医院不好,只是相对而言。

    当然,民营医院也有很多优秀的医生,而且设备要更先进。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这对夫妻选择民营医院不是奔着医疗条件来的。

    随后于大章又查了一下孩子入院时间。

    两个星期前。

    不好办了……于大章和马健都感觉到了棘手之处。

    不是本地人,说明那对夫妻短时间内不会回到居住地。

    本来还想着找辖区派出所配合调查的,现在也用不上了。

    他们不在家,派出所的民警同志去了也没有用。

    都入院半个月了,现在才将孩子遗弃,这说明他们之前是想将孩子治好的。

    之所以跑了,大概率是因为没钱了。

    接下来能用的办法就两个。

    1,去联网系统查酒店登记信息。

    只要他们两个用身份证登记入住,立刻可以查出他们住在哪个酒店。

    2,在医院蹲守。

    他们本意是想治好孩子的。

    所以他们大概率不会抛下孩子彻底不管。

    两人经过商议后决定,马健去查登记信息,于大章留在医院蹲守。

    有小伙伴问了。

    办案不是最少两个人吗?

    出警最少两人,但可以分开行动。

    真要那么较真,上个厕所都得两人手拉手不能分开。

    没有那么死板,只要确保行动的合法性和协调性就可以。

    两人之间需要保持通信畅通,确保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协调行动。

    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种,两人去哪都形影不离。

    而且分开行动和独立行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马健走后,于大章又回到了儿科。

    询问了护士后,来到那个被遗弃孩子的病房里。

    床尾处的纸板上写着患者信息。

    刘莹,女,六岁,小儿脑炎……

    此刻床上的孩子盖着被子,只留一个脑袋在外面,她闭着眼睛,呼吸平缓,脸色苍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