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452 陆訚出手

0452 陆訚出手(2/3)

他去你哥哥那里吧,具体该怎么安排他,让你哥哥……,算了,我会给田赋交代清楚的。”

    陈心坚闻言,低声回复道,“等会儿我就亲自去普贤院安排这件事。”

    裴元想着程知虎起码还有一个程雷响呢,那萦绕了好些天的心事,又上了心头。

    他对陈心坚道,“你跟了我有些日子,眼界比别人不同,这五个家伙交给你了,看着帮我调教调教。我还有事……”

    说完,裴元就起身,自顾自从堂中迈步出去。

    等裴元回了家,也不管光天化日,就去到后宅,赶走了侍女,将羞怯的焦妍儿叼入房中,好生怜爱了一番。

    焦小美人本就是极聪明的,这些天见自家男人明显急色了不少,又时不时的观察她的小腹。

    心中羞赧之余,也能猜到一些事情。

    想到那晚隐隐约约听到的话,焦妍儿固然有些不敢信,但也多了点不敢对人言的期望。

    因此,遇到裴元索求,倒是难得的不顾体面,白天也任其所为。

    就在裴元忙于在家播种的时候,朝中也发生了不少大事。

    因为左都御史李士实的明确表态,不少人都明白这家伙已经彻底独走了,那么两大难题立刻摆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一个是空缺出来的礼部尚书由谁来补的问题,一个是文官中功劳第一的陆完该怎么晋升的问题。

    以陆完的资历,肯定是不够格担任礼部尚书的。

    如此一来,就得有其他七卿肯让位才行。

    这种一张口就得罪一个大七卿的事情,自然没人敢胡乱开口。

    就在朝局隐隐重新陷入僵持的时候,忽然又又又有太监,通过通政司露布上书,大谈起朝政的事情。

    虽说之前谷大用和毕真露布上书的事情,已经让大家很熟悉了,但是不少文官还是出离的愤怒了。

    外朝的事情,那些内朝宦官有什么资格参与?

    这帮家伙还有没有一点点的边界感?

    鉴于之前的两次露布上书都很有料,众臣们骂骂咧咧之余,齐齐呼喊,“瓜来!”

    等到众臣们将从通政司得来的抄本展开,瞧见上书的那个名字,不少人都有些意外。

    居然是他。

    居然是那个自从平叛归来,就默默回到自己狗窝,不争也不抢的陆公公。

    这个人……,也还行吧。

    于是众人耐着性子继续看了下去。

    接着,众人不出意外的看到了“边宪、萧翀案”和“马中锡案”。

    这两件事牵扯到很庞大的利益,不管各个派系的人都盯得很紧。

    可惜他们翻了半天,也没看到能左右这两大案的新料。

    反倒是陆訚从这两个案子,引出了另一个观点。

    陆公公颇具人文关怀的提到了,那些殉城的基层文官。

    而且作为一线指战员的陆公公,并不认为他们是被迫殉城的,而是觉得他们是在心中的气节感召下,宁死也不肯从贼,所以才主动殉城。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很多不肯从贼的文人士子,贞洁烈妇。

    陆公公大声疾呼,难道这些没有为官,也没有守城之责的人,也是因为朝廷的命令才殉城的吗?

    所以一脸正气的陆公公觉得,这一定是因为儒家教化的功劳,不接受反驳。

    那些原本把关注点放在能不能找到政敌黑料上的官员们读到这里,忽然就感觉……

    舒坦了!

    这、这满满的情绪价值啊!

    也正是陆訚这么一说,不少之前还懵懵懂懂的官员们才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不少基层官员被迫殉城,虽然听上去很可怜,也很容易博得同情,但是事情继续撕下去,却暴露了上位者赤裸裸的倾轧压迫。

    下位者虽然值得怜悯,但也就是值得怜悯而已。

    这样一来,文官阵营在整体上还是大失分啊!

    没想到这陆公公说话这么好听,一下子就把事情拔高到了气节,并且谈及这是教化的功劳。如此一来,反倒以这场危难,成了教化百姓的试金石。

    不少人已经意识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迫不及待的往下看了去。

    就见接下来,陆公公以一个平平无奇的二十万大军指战员的身份,依次讲了他平叛过程中听说的那些故事,一个个的列举了面对乱贼时,那些文官或者读书人充满气节的行为。

    最后陆公公又为此惋惜,认为这次平叛他虽然位居首功,但是也遮掩不了礼仪教化之德。

    如今看到礼部尚书的位置空悬,就连恩科的事情都一拖再拖,终于忍不住出来想说点什么。

    所以他希望朝廷能尽快选用品行卓著,刚正不阿,德才兼备的贤臣。

    朝廷的官员们向来都是政治敏感的,刚才还看的浑身舒坦,但是一看到这么有指向性的话,他们立刻就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礼部尚书这等官职必须要出自廷推,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