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身行头,据说是考察团为了这次出国任务专门定制的,上了车有人专门给他,让他换上。
可是...衣服有点小,嘞得他有点难受。
可不是小么,他是被临时塞进来的,身上这件也是临时从服装厂翻出来的残次品...
赵振国低头,目光落在刘副主任塞给他的那本簇新的深蓝色护照上,封皮上烫金的国徽在灰蒙蒙的晨光里,显得格外庄重,又格外陌生。
指尖拂过光滑的封面,一种极其荒谬的感觉顺着脊椎骨往上爬。
他知道三月份要开科学技术大会,也知道月底会有个考察团赴日考察,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塞进这个考察团里,还说是替王新军去考察,可这有什么好替的?
太仓促了,仓促到赵振国早上骑车摩托车刚出胡同被一辆车拦下来,才知道有这档子事儿...
“振国!发什么呆?跟上!”
考察团的领队,工业部的刘副主任,一个身材敦实、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人,声音洪亮地穿透了清晨的寒意。
他身后跟着七八个人,清一色的深蓝或灰黑中山装,个个神情严肃,步履匆匆,汇入首都机场略显空旷的出发大厅。
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某种紧张期待混合的味道。
赵振国猛地回过神,把那份不真实的恍惚感狠狠压下去,小跑几步跟上队伍。
脚上那双新买的、同样硬邦邦的三接头黑皮鞋,踩在光洁的水磨石地面上,发出“咔、咔”的脆响。
“这次出去,眼睛要亮,脑子要活!”刘副主任在登机口前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锐利地扫过面前每一张脸,最后在赵振国年轻的脸上多停留了一瞬,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
这小伙子是老爷子点名要塞进考察团的,希望他不要让自己失望。
“看人家的工厂,看人家的机器,看人家怎么干!一滴油,一片铁屑,都得给我看明白了!回来,是要写出真东西,是要干出实事的!明白吗?”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激起一点回响,带着一种奔赴前线的激动。
赵振国也跟着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巨大的落地窗外。
停机坪上,那架线条流畅的波音707庞然巨物般安静地匍匐着,金属蒙皮在微弱的晨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嗯,小本应该有各种航空卖,回来可以给王新文带点,他肯定喜欢。
飞机爬升时巨大的推背感和引擎的嘶吼,让整个机舱陷入一种奇异的沉默。
舷窗外,熟悉的、灰黄色的华北平原急速缩小、后退,最终被厚厚如棉絮的云层彻底吞没。机舱里弥漫着航空煤油特有的、略带刺激的气味,混杂着乘客们身上新衣服的味道和一些小心翼翼的汗味。
赵振国靠窗坐着,身体随着飞机的颠簸微微摇晃。他闭上眼,试图隔绝外界,让思绪沉入脑海深处的记忆之海,好好捋捋这趟小本之行。
怎么样才能把此行的利益最大化?利用好自己的空间?
“小伙子,第一次坐飞机吧?”旁边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黑框眼镜的老工程师,转过头,声音温和地打破沉默,试图缓解赵振国的紧张,“别怕,飞得稳着呢。你看,多快,咱们这是要飞到海的另一边去开眼界了。”
他可是听说,这小伙子是刘副主任亲亲自拍板定下来的,想来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赵振国明白这人是以为自己晕机了,睁开眼,扯出一个有些僵硬的笑容:“嗯,赵工,是有点……新鲜。”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老工程师放在腿上的笔记本上,那本子摊开着,上面工整地抄写着一些机械原理的英文名词,旁边还注着蹩脚的中文音译。
“您这是……提前预习?”
赵工有些不好意思地推了推眼镜,脸上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认真和一丝羞赧:
“临时抱佛脚嘛。听说人家那边,全是新词儿,新机器。我这把老骨头,可不能给咱们团拖后腿,去了不能当睁眼瞎啊。”
他拿起笔记本,指着上面一个词,“你看这个,‘Automation’,说是叫‘自动化’,啥意思?机器自己动?机器还能自己动?”
赵振国心头微动,看着老工程师眼中那份纯粹的近乎执拗的求知欲,心里不禁感慨万分,正是有这帮人的坚持龙国才能发展的那么快,那么好。
他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赵总,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机器或者系统,不需要人一直盯着,能按设定好的程序自己完成工作。比如……一条生产线,这边原料进去,那边成品就出来了,中间环节很少需要工人动手。”
赵工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满是皱纹的脸上焕发出孩童般的好奇光彩:“哦?自己动?那……那得多少人看着?万一它‘自己动’错了怎么办?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