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为奴十年 > 第一卷 第444章 晋王可真是干大事的人啊

第一卷 第444章 晋王可真是干大事的人啊(1/2)

    殿内诸君哪个不是人精,便都敛气屏声,兀自静默观望着,一时没有敢接话的。

    阿磐心神绷着,七上八下的,吊着一口气。

    好在抱着谢砚喂蟹黄羹,眉眼垂着,举止还算自然端庄,不必被人望出她心里的忐忑来。

    南国的芸薹若还是青春日子里一场令人惦念的温暖春光,那么赵宫曾有的芸薹,到底是她永远也不能提及的斑斑劣迹了。

    余光去窥谢玄,见谢玄竟嘴边噙笑,手中的角觞兀自左右晃荡,却不曾把清冽的酒晃出一滴半点来。

    一双凤目只不过微微朝南平瞥了一眼,旁人都不敢接的话,竟被他接了过去,“哦?厉王竟是个情种,那个人,竟是谁呢?”

    便见燕王后轻拢鬓发,掩唇一笑,眼里闪着精光,意有所指地朝着阿磐望来,“自然是............”

    自然是什么?

    自然是晋娘娘了。

    她总算找到了制胜的法门,恨不能赶紧把晋王后的丑事公之于众,叫初立的晋国成了天大的笑话,好把这原本就战乱不息的世道搅成一锅粥,该打的打,该乱的乱,该抢的抢,燕国由此渔利,铁骑一路南下,便能大大地开疆拓土。

    只可惜,自然是什么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南平打断了。

    南平小鸟依人地偎在谢玄身边,嘟着嘴巴,蹙着秀眉,“自然是小妾与宜儿了,二哥哥疼我们姊妹,知道我们姊妹喜欢芸薹,这才在宫中遍植罢了,二哥哥还专门建了芸薹宫,又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哪儿有姨母说的那么不堪,还当着宾客的面说什么‘情种’?”

    阿磐悬到半空的心总算落了地,悄然舒了一口气。

    自入了晋阳,尤其是宗庙之后,还没怎么见过南平有如此懂事的时候。

    连带着看那张素日巧舌如簧的嘴巴,竟也顺眼了许多。

    再瞧谢玄,那人恍若置身事外,云淡风轻的,与自己并没什么关系一样。

    也是。

    关于芸薹,他见得多了。

    这些鬼话,他也听得多了,都听习惯了,也都听麻了。

    嘉谋善政的人,从来都能运筹布画。算计得了他一次,还能次次都被算计了去?

    他又不傻。

    他可是机深智远,顶顶聪明的人呢。

    阿磐舒了一口气,席上众人也都暗暗舒了一口气,满座全都笑了起来,“厉王与赵国夫人兄妹情深,真是一段佳话啊!”

    其余诸人连连附和,韩国使臣应声赞道,“是啊,是啊,原来如此,实在是佳话,佳话啊!”

    大人们笑,谢砚也跟着笑,一边笑,一边指着燕王后叫,“坏人,胡说!”

    众人愣了又笑叹,“太子殿下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啊!”

    那燕国的贵妇人吃了瘪,一张雍容如玉盘的脸黑了又白,白了又黑,还想再说什么,被燕王在食案下暗暗按住了手,燕王微微摇头,示意她不要再开口。

    看起来不过是一场婚宴,可出席的人都不简单,一言一语的,全都是政治。

    那贵妇人因此也就彬彬有礼地俯了俯首,歉然道,“人多嘴杂,竟是小童听错了,小童自罚一杯。”

    说着端起角觞,抬起袍袖,仰头饮了一盏。

    一旁的晋昭王便笑,也听不出到底是不是玩笑话,“燕王后小气,扰了诸君雅兴,一杯可不够啊。”

    这话不见锋芒,可够强硬的。

    阿磐想,谢玄还是从前的那个魏王父,从前的魏王父任谁都不会放在眼里,如今为君为王,肩头担着的是原本魏、赵、邶与中山的重担,虽不能再似从前一样张扬,但英雄的本色仍旧没有改变。

    燕王后一怔,人竟僵在了那里。

    谢砚皱着小眉头,握着小拳头,又叫,“不够!不够!”

    大人不能说的话,小孩子可不管那么多,不过引得众人又轰然大笑,连连赞道,“太子殿下小小年纪竟有乃父之风了,将来大有可为啊!”

    还是燕王打了个哈哈,催促着燕王后一同端起了角觞,“晋太子说的是,平魏侯与秦公主大婚,可喜可贺,一杯哪儿够,来,饮了,饮了。”

    燕王后无法,只好再喝。

    不过是跪坐着,饮了半盏竟还踉跄一下,似乎是不胜酒力。

    倒是南平拾起酒盏来,偎着谢玄,娇娇媚媚地求情,“姨母许久不来晋阳,对晋阳的情形不怎么清楚,平儿便代姨母罚一杯,还请大王不要往心里去。”

    言罢,也仰头饮尽,又引得众人一阵夸赞,“赵国夫人恭孝有礼,是晋国之福啊。”

    那人便笑,“自然,听赵夫人的。”

    要不说晋昭王是干大事的人呢,前夜还迫南平吃下赵宜儿的左耳,恨不得把南平扫地出门,才过一天,竟就变了一张脸,你瞧那二人似新婚夫妇一般,相得甚欢,恩恩爱爱的。

    韩国使臣见状捋须笑道,“只听闻大王与赵国夫人感情深厚,如今亲眼一看,果真如此。哎呀,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