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 > 第六百七十章 少年心事

第六百七十章 少年心事(1/2)

    三月末的乌镇,晨雾还没散尽,院角的腊梅就飘出淡香,沾着露水的花瓣轻轻颤动,像撒在枝头的碎金。

    苏木刚把院子里的竹椅摆好,就听见巷口传来热闹的脚步声。

    京大文学院的春日采风队伍到了,十多个穿着休闲装的学生跟在陈教授身后。

    苏锦穿着浅粉色卫衣,扎着高马尾,正笑着给大家指方向,雀跃的样子像只刚出笼的小雀。

    “苏老师,又来打扰您了!”陈教授走在最前面,手里提着个印着京大校徽的布袋子。

    “这是学生们凑钱买的京大文创,有带校训的书签和笔记本,给您和苏锦留个纪念。”

    苏木连忙接过,笑着招呼众人“快进屋坐,崔姐刚泡了新采的碧螺春,正好尝尝鲜。”

    学生们好奇地打量着院子,目光很快被院角的腊梅吸引。

    一个穿浅灰色衬衫的男生凑过来,手里捧着速写本,铅笔在纸上快速勾勒,眉头微微蹙着,格外认真。

    苏锦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沈亦舟,别光顾着画,先喝口茶歇会儿。”

    沈亦舟抬头,脸颊瞬间泛起浅红,手里的笔顿了顿“苏锦,你能给我讲讲这腊梅的品种吗?我想把花瓣的纹路画得更准确些,之前查资料说素心梅和磬口梅的花瓣形状不一样。”

    苏锦笑着点头,蹲在花池边,指着一朵半开的腊梅。

    “这就是素心梅,花瓣内侧是白色的,香味更清淡,那边几株是磬口梅,花瓣边缘卷得像钟口,颜色也更深些。”

    她伸手轻轻碰了碰花瓣,“你看,经过一冬天的雪,花瓣反而更有韧性,画的时候可以把边缘的质感再强调下。”

    沈亦舟连忙低头记笔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眼里满是专注。

    接下来的几天,苏锦成了专职向导。

    她带着学生们去镇上的早市,看老奶奶在石板路边摆着新鲜的荠菜、马兰头,教大家分辨哪些野菜能吃。

    去河边的石桥,指着桥墩下的青苔,讲《梅下猫语》里主角在这里喂流浪猫的剧情。

    回到院子里,还会手把手教大家给腊梅浇水、疏蕾。

    “浇水要沿着根部浇,别溅到花瓣上,疏蕾的时候要把太密的小蕾摘掉,这样剩下的花才能开得更大。”

    沈亦舟总是跟在她身边,手里的速写本记满了笔记,还夹着几片不同品种的腊梅花瓣做标本。

    休息时,他会悄悄递上一瓶温水,瓶盖已经提前拧松。

    苏锦蹲在地上教大家认野菜,他会默默站在旁边,挡住偶尔路过的自行车,怕碰到她。

    这些细节,都被苏木看在眼里,心里渐渐有了数。

    这天傍晚,学生们都去巷尾的民宿整理素材,沈亦舟却留在院子里,帮苏锦收拾养花用的小铲子、喷壶。

    苏木走过去,从冰箱里拿出两瓶冰可乐,递给他一瓶“累了吧?坐下来歇会儿,跟你聊聊。”

    沈亦舟接过可乐,手指攥着冰凉的瓶身,指节微微发白,有些紧张“苏老师,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大事,”苏木靠在竹椅上,看着院角的腊梅被夕阳染成暖黄色,“就是想问问你,这次来乌镇采风,对江南文化有什么新的感受?”

    沈亦舟愣了愣,放下可乐,认真地说“以前在课本里读江南,总觉得是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来了才发现,江南的文化藏在细节里。”

    “比如崔阿姨做的青团,要放新鲜的艾草汁才够绿,比如苏锦教我们疏腊梅,每一步都有讲究。”

    他顿了顿,声音轻了些,“我特别喜欢苏锦对生活的态度,她总能发现这些小美好,跟她在一起,觉得连空气都变甜了。”

    苏木忍不住笑,指了指他放在腿上的速写本“能让我看看你的画吗?”

    沈亦舟连忙递过去,手指轻轻翻开其中一页。

    纸上除了细致的腊梅素描,角落还悄悄画了个女生的侧影,扎着高马尾,蹲在花池边,手里拿着小铲子,正是苏锦。

    “画得不错,观察力很细。”苏木把速写本还给他,语气认真了些。

    “喜欢一个人不是坏事,但苏锦现在还在京大读书,你们都还年轻,要记得用真诚的方式相处,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路,学业和未来规划更重要,知道吗?”

    沈亦舟脸颊更红了,用力点头“我知道,苏老师。我跟苏锦约定好了,毕业前先专注学习,我想考江南文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以后能跟她一起做江南文化推广,把这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得整齐的纸,“这是我写的研究生备考计划,已经跟导师沟通过了,导师说如果我能保持现在的绩点,复试应该没问题。”

    苏木接过计划,上面列得密密麻麻,从专业书阅读到论文写作,甚至连每周的复习时间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心里暗暗点头,把计划还给他“有规划是好事,好好努力,别让苏锦失望。”

    第二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