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 > 第六百六十六章 温度

第六百六十六章 温度(1/2)

    台下的苏锦听得格外认真,悄悄给徐佳莹发消息:“我爸讲得比专业课还好听,同学们都在认真听呢!”

    徐佳莹很快回复:“我就知道你爸可以,等他回来,咱们给他做他爱吃的红烧肉。”

    讲座结束后,很多学生围过来要签名。

    苏木耐心地在他们的书上写下祝福,有个学生递过来一本泛黄的《巷尾旧事》:“苏老师,这本书我看了三遍,每次看都觉得特别温暖,就像在看自己家的故事。”

    苏木接过书,在扉页上写下“愿你能在故事里找到生活的温度”,心里满是感动。

    他一直觉得,能让读者在故事里找到共鸣,就是对作家最大的肯定。

    晚上,苏锦带着苏木去了园艺社的苗圃。

    夜色里,几株腊梅苗在灯光下泛着绿光,苏锦蹲下来,轻轻碰了碰叶片。

    “教授说这几株是最耐寒的,等明年开花了,我就剪几枝寄回乌镇,插在您和我妈房间的花瓶里。”

    苏木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忽然觉得她长大了。

    以前那个总跟在他身后要抱抱的小姑娘,现在已经能为自己的爱好努力,还想着给家里人分享。

    回到酒店时,徐佳莹的视频电话正好打过来。

    她刚跟周慧聊完汉服合作的事,兴奋地说:“周阿姨答应跟咱们合作,把剧本里的汉服做成系列,还说要在上面绣上咱们乌镇的腊梅和救助站的小猫,这样既有江南特色,又有意义。”

    苏木笑着说:“太好了,等我回去咱们就开始准备,说不定还能跟秦海天的漫改项目联动,让动漫里的角色穿上这些汉服。”

    挂了视频,苏木靠在窗边,看着京大的夜景。

    他想起白天讲座时,学生们眼里的光,想起苏锦在苗圃里的笑容,想起徐佳莹在电话里的兴奋。

    这些平淡又温暖的瞬间,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他的生活,也成了他创作的无尽源泉。

    第二天早上,苏木准备回乌镇时,苏锦递过来一个小盒子:“这里面是教授给的腊梅种子,您带回乌镇,跟崔姐一起种,咱们一起等着开花。”

    苏木接过盒子,里面的种子小小的,却承载着女儿的心意。

    他摸了摸苏锦的头:“你在京大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随时给家里打电话。”

    苏锦点头,眼里有点红:“您放心,我会的,周末我再跟您和我妈视频。”

    车子驶离京大时,苏木看着窗外倒退的校园,心里满是期待。

    ……

    杭州的初冬总带着点湿冷,却挡不住漫改动漫《巷尾旧事》首映礼的热闹。

    苏木站在放映厅门口,看着陆续赶来的嘉宾,手里攥着刚打印好的座位表。

    乌镇的老木匠,救助站的师傅们坐在前排,京大的苏锦和陈欣欣特意请假赶回来,跟简一一坐在一起,梁荷和于青峰则带着没取名的小女儿,正跟秦海天说着话。

    “苏总,没想到您真把乌镇的师傅们都请来了。”秦海天走过来,拍了拍苏木的肩膀,眼神里满是佩服,“当初您说要让漫改有生活的温度,现在看来,您做到了。”

    苏木笑着点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的老木匠身上。

    老人穿着新做的中山装,手里拿着林晓雨给的动漫海报,正跟身边的木工师傅们念叨:“你看这画里的巷子,跟咱们乌镇的一模一样,连墙角的青苔都画出来了。”

    徐佳莹从身后走过来,手里拿着件厚厚的披肩,轻轻搭在苏木肩上:“外面冷,别站太久。”

    她看了眼放映厅里的人,笑着说:“周慧阿姨也来了,还带着刚做好的汉服样品,说要给咱们的动漫做宣传。”

    苏木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周慧正穿着件绣着腊梅的汉服,跟梁荷说着话,梁荷怀里的小姑娘伸手去摸汉服上的花纹,眼里满是好奇。

    下午两点,首映礼正式开始。

    灯光暗下来的瞬间,放映厅里安静得只剩下呼吸声。

    当2D画面缓缓出现,江南的晨雾里,主角背着书包走出家门,巷口的包子铺冒着热气,老板娘笑着递过一个肉包,连蒸笼里飘出的水汽都带着毛茸茸的手绘质感时,放映厅里响起一阵轻轻的惊叹。

    老木匠激动地拍了拍大腿,小声跟身边的师傅说:“这包子铺,跟咱们乌镇巷口的李记一模一样!”

    坐在旁边的林晓雨听见了,笑着说:“爷爷,这就是按李记画的,我特意去拍了照片当参考。”

    师傅们纷纷点头,看着画面里熟悉的场景,眼里满是欣慰。

    他们打磨的木料做成了猫窝,熟悉的巷子成了动漫里的场景,这些平凡的日常,终于以另一种方式被看见。

    梁荷靠在于青峰肩上,看着画面里主角奶奶的样子,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就是这种感觉,”梁荷轻声说,“我以前总担心,没人能画出奶奶的样子,现在终于放心了。”

    于青峰握住她的手,轻轻擦去她脸上的眼泪:“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