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各自珍藏的补血丸、精元丹等修炼资源贡献出来。
并根据种类的不同,一一化入水中,然后再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逐一分配。
——因为董观将太多用来炼制补血丸、精元丹的药物用来炼制玄幽丹,使得玄幽二州的修炼资源普遍紧缺。
而与董观麾下站在敌对位置的沙匪群体,更是这种制度下的最大“受害者”。
这方面的资源,他们即便有钱,也很难获得稳定的供应。是以,这类资源在沙匪群体中,非常稀缺,且基本都是贴身珍藏,以备急需。
现在,为了缓解众沙匪因实力的急剧提升而变得空乏的身体,一众领头之人,不得不用半强迫的方式让众沙匪将各自珍藏贡献出来。
而为了尽量减少其他人的抵触,他们都做出了表率,主动将珍藏的补血丸、精元丹等物贡献了出来。
这么做,对他们来说,其实也不亏。
一来,以他们现在的状态,需求本就不小,大半都会重新进入他们体内。
二来,他们相信,以团长的“慧眼如炬”,在下一次酬功时,他们此刻的慷慨必将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他们身上。
远处,看着一个个沙匪小心翼翼的吞咽,最后连碗底都恨不得舔舐干净的做派,耿煊对曹鳌道:
“若要弄修炼资源,去哪里比较合适?”
曹鳌想了想,道:
“那些玄幽铁骑的屯驻点最合适,不仅有补血丸、精元丹,还有许多玄幽丹。”
玄幽丹是专供玄幽马使用的,可修炼者同样可以使用。
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量服用,会有“药毒”淤积。
可这个弊端,对沙匪来说,压根就不在意。
何况,“药毒”产生的前提是大量服用。
所以,这弊端对绝大多数沙匪来说,根本就不存在。
耿煊摇头道:“可还有其他选择?”
曹鳌仔细琢磨起来,一边轻声回道:
“在玄幽二州,修炼资源从来都很紧缺,也就董观麾下的玄幽铁骑,在这方面稍微宽裕一些……”
说到这里,他没有继续往下说,眼中露出思索神色。
耿煊却是心中一动,又道:“没有成品的补血丸、精元丹,只要有足够的药材也行。”
曹鳌惊讶抬头,道:“您有炼制的渠道?”
见耿煊笑而不语,他也没再追问,心道,对团长这等人物来说,有这样的渠道,似乎也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之事。
于是,他又低头思索起来。
很快,他就再度抬头,看向耿煊,道:
“野狼峡。”
耿煊颔首,道:“前面我也听你说过一次,这野狼峡,究竟是个什么所在?”
“和滴翠滩差不多……”
随着曹鳌的讲述,耿煊也逐渐明白过来。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因为滴翠滩的“商业气息”更重,它首先是一个商路上的重要节点,然后才随着特殊“信誉”的建立,一点点成为周边沙匪团伙的消费中心。
而野狼峡却并非某个商路的节点,只因周边有许多绿洲和石林,常有大型沙匪团伙出没聚集,再加上他们提供的安全和信誉背书,渐渐成为了众多沙匪团伙的聚集之地。
滴翠滩,是先有商业和交易,然后吸引来沙匪群体。
野狼峡却是先有沙匪群体,渐渐滋生出商业和交易需求。
随着曹鳌的解释,耿煊还了解到,因为沙匪群体的“识相”以及董观的有意限制,野狼峡缺乏对各种材料进行精加工、深加工的能力。
每年都会有大量药材,以及矿物通过各个沙匪群体汇聚到野狼峡。
最后又通过铁狼这种沙匪掮客的渠道,最终流到董观的体系之内。
耿煊琢磨着里面的运转逻辑,忽然想起一事,道:
“刚才不是抓到个野狼寨的探子吗,这野狼寨和野狼峡有没有关系?”
“有关。”
曹鳌先是给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才仔细解释道:
“野狼寨就在野狼峡旁边建立了一个山寨,不仅有大量野狼寨的精锐驻守,还有许多老弱妇孺常年生活在里面。
野狼峡的秩序,主要也是由野狼寨出人维持。
凡是在野狼峡的交易,他们都要抽成的。
有人说,野狼寨其实早就暗中投效到了董观麾下。”
“野狼峡距离此处有多远?”耿煊问。
“由此往北偏西,大约六百里左右。”
耿煊想了想,又问:
“滴翠滩的变故,你也知道了,那你觉得,董观的人有没有可能已经对野狼峡动手了?”
曹鳌听了这话,思索片刻,摇头道:“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
“为何?”
“首先,若论繁盛以及其中储备的各种物资钱财,野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