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从满眼红名开始 > 第259章 玄幽局势,创业团队

第259章 玄幽局势,创业团队(3/7)

多的玄幽铁骑的数量有四五十。

    这完全取决于附近的聚落或者部落的规模大小。

    通过这样的办法,董观自己不费一钱一粮,在玄青海沿岸,就养活了超过三千之数的玄幽铁骑。

    且这些铁骑如珍珠般绕玄青海屯驻,无论是沿着湖岸快马接力,还是借着每处屯驻点都有的小码头驾船横渡玄青海,都能快速实现玄幽二州之间的信息传递。

    让玄青海这个横亘在玄幽二州之间的巨湖,不仅没成为隔绝两州的阻碍,反而成为了一个沟通两州的信息枢纽,兼养兵之地。

    唯一的弊端,就是玄青海周边可供人类生息之地过于分散,面积都不是太大,这也使得依靠这些异族部落、以及沙民聚落供养的屯驻点过于分散。

    不过,以董观对玄幽二州的掌控力,以及玄幽马的速度,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除此之外,耿煊还另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

    看似随意分布的异族部落和沙民聚落,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范围更大,更丰饶的生息之地,屯驻点供养的玄幽铁骑数量超过三十的,人均生存状况稍好一些的,无一例外,全都是沙民聚落。

    相反,范围更小,更贫瘠,屯驻点供养的玄幽铁骑数量不超过二十,人均生存更艰苦的。

    无一例外,全都是异族部落。

    而屯驻点玄幽铁骑数量在二三十之间的,则只需要看沙稞种植面积与牧场面积,基本就能断定这究竟是个异族部落还是沙民聚落。

    种植区更大的,便是沙民聚落。

    牧场区更多的,则是异族部落。

    这显然是有意的安排。

    从这些隐约显露的端倪中,似乎可以看出,普通沙民的生存状况,会比普通异族人的生存状况更好些。

    可事实却恰好相反。

    明明人均更富裕的沙民聚落,普通沙民的生存状况,反而更糟糕。

    原因也很简单,同为“五帝苗裔”,被董观视为更亲近的“自己人”,也更愿意予以重用和更多机会的沙民聚落,贫富分化更加严重。

    而那些异族部落,人均所得或许更少,虽然也有贫富之别,但贫富分化远没有沙民聚落那般严重。

    面对这个稍微有些反直觉的事实,只是稍微想了想,耿煊就明白了其中原因。

    董观视这些沙民为“自己人”,甚至愿意向他们提供“登天之梯”以作激励。

    而他也需要这些沙民聚落为他提供稳定的资源供养军队,这是董观统治玄幽二州的基本盘,“铁票仓”。

    正因为这个原因,聚落中的首领,以及其他提前占据更高生态位的权势者们相信,需要一个稳定基本盘的董观会是他们的靠山。

    所以,他们只要能满足董观的需求,并保证聚落的整体稳定,坚定的拥护董观的统治,那无论他们对下压榨得多狠,他们都不需要有任何担心。

    忍无可忍的沙民想要造反?

    且不说他们有没有这能耐,便是敢这么做,董观也会狠狠收拾他们。

    事实也确实如此。

    董观对玄幽二州的治理模式,遵循的就是这套逻辑。

    某种角度来说,这些聚落的权势者们,都是受他认可和庇护的“合伙人”。

    而那些异族部落则不同,所有异族人都知道,董观不仅不是他们的靠山,反而还对他们充满了恶意。

    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自己的族人。

    这个族人,狭义的理解,就是同一部落之人,广义的理解,便是所有信奉苍狼天的子民。

    这样的情况下,那些部落首领即便想要向下狠狠的压榨,以满足自己对物欲的需求,也根本不敢。

    不然,愤怒的族人是真能造反,且绝不会有任何人替他们出头发声。

    ……一路北上,沿途所见,结合扎络绘声绘色的讲述的那些故事,一个越来越鲜活,越来越清晰的“玄幽局势图”呈现在耿煊心中。

    ……

    走走停停。

    三个多小时之后。

    以耿煊的速度,若是一心赶路,早已身在千里之外。

    但现在,距离被玄青海“拦”住去路,耿煊也就北行了五六百里左右。

    而且,除了前面几个屯驻点耿煊看得比较仔细,后面都是大略了解一下。

    在越发熟悉之时,甚至都不需要进入屯驻点之内,就能从屯驻点屋舍的数量、以及占地面积,比较清楚的判断出其中玄幽铁骑的驻守数量。

    在又遇见一个拥有十八骑玄幽铁骑的屯驻点,并对其附近的异族部落远远的观察了一番之后。

    耿煊忽然扭头朝东边天际看去。

    一轮暖红的太阳恰好从地平线上跳出。

    大地之上,空旷无垠。

    似乎一直到与大日相接之地,都是这贫瘠、单调、缓缓起伏的砂石地面。

    这是完全不同于元州的清晨。

    耿煊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