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营地支撑好多天,后面再将山道整饬一下,方便车马通行,便是数万人的粮食,也可供应。
等水路打通,便是数十万人的吃喝供应,也能满足。”
耿煊可没有将盆地仓库中的粮食囤着孵蛋的想法,考虑到每时每秒都有粮食在腐坏变质,他巴不得早早将它们塞进更多人的肚子里。
这一刻,耿煊想到的,不只是河道疏浚工程。
短时间内,在元州的粮食数量,以及人口数量不变的前提下,越多人在他这里吃饭,这意味着别处的粮食压力就会有所下降。
可能,这种效果的直接影响范围并不大,可就如水中泛起的涟漪绝不会只局限在水中一隅,一定会向整个水面扩散一般。
整个元州也是如一整片水域一般,绝非各区域彼此孤立的存在。
“若是如此,咱们就有充足的劳力可用了,营地建设,最多一千人就足够了。
再多就没必要了,这么说,明天就可以正式动工了……郭子安今早还与我抱怨……”
说到这里,罗青忽然想起什么,忽然看向耿煊,道:
“帮主,昨晚郭子安勘察完现场回来,整个人就神神叨叨的。
不时就说一句‘有问题’,问他有什么问题,他又不肯说。
最后被逼得没办法,就说这事必须先与你说。
今早他又有我提及此事,还说若是您回来,务必立刻去找他。”
“难道是勘察现场有什么问题?”耿煊闻言,眼神也是一凝。
罗青颔首道:“应该和现场有关,可究竟什么问题,就只有问他本人了……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此事对这工程的影响有多大。”
“他现在何处?”耿煊问。
“就在前面不远……我带您过去吧。”
说着,罗青就带着耿煊离开了营地,往洙水淤塞段行去。
……
郭子安并不在洙水河道淤塞处,而是在还有近十里距离的一处陡坡边缘。
他站在陡坡顶端,面相洙水古河道淤塞段方向,远远眺望。
在下面,以及周围的山林中,是随他一起离开元京的其他郭家子弟,以及二十多名罗青给他安排的护卫兼助手。
见罗青领着“苏瑞良”快速朝这边接近,他也没有礼节性的表示一下已经,依旧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远眺。
很快,耿煊出现在他旁边,与他一起并肩站在这处陡坡边缘,向洙水古河道淤塞段方向远远眺望。
以他敏锐的目力,能够看得更加清晰。
从他脚下位置开始,坡度从超过八十度的陡坡,逐渐放缓。
到十里外洙水古河道周围时,已经变成了一片小小的“盆地”。
耿煊暂时没有说话,而是顺着郭子安的目光打量了一阵。
可除了隆冬时节也翠绿不减的山林,并没有看出任何异常。
他这才扭头问旁边的郭子安:“这里有什么问题?”
“这是当年,四处坍塌山体中的一处。”郭子安道。
这一点,早在还没有来到郭子安身旁时,耿煊就已经看出来了。
唯一不清楚的,就是不知道这里是“四处之一”。
但只要将周遭都走上一遍,对他来说,也不难看出来。
“这又有什么问题?”
郭子安沉默了一下,问:
“苏帮主可知道,石头和石头之间,也是有着许多奥秘的。
有的石头,看上去就像是被人用大力将细砂强行捏在一起一般。
碎的很,粉的很。
日晒雨淋之下,很容易就变形走样。
有的一层一层的,质地要好一些,却也好得有限。
这也是最容易发生山体坍塌的山体,只要雨水充沛,又恰好有裂隙通入山体内部。
很容易就从内部蚀出空腔,小裂隙变成大裂隙,然后——
轰!
山体直接分离。”
说到这里,郭子安用脚跺了跺地面,道:
“而这座山体的岩石,却是最难被水蚀空,发生山体坍塌的……当然,也不能说绝对没有这种可能。
可据我勘察,四处坍塌的山体,全都是这样的岩石。
这就有点……”
说到这里,郭子安轻轻摇头,一副“这很不合理”、“我想不通”的表情。
说着,他还道:
“我怕是我的判断有问题,还在周围数十里都转了一圈,其他山头的岩石,和这四座坍塌的山体一样。
可是,你猜怎么着,别说这么巨大的,完全堵塞洙水古河道的山体坍塌没看见。
就连更小规模的坍塌开裂,也都一个不见。”
说到这里,他扭头看向耿煊,道:“苏帮主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耿煊没有回答郭子安的询问,神色已经完全沉凝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