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直播:开局解密祖父悖论 > 第343章:古人的科学观

第343章:古人的科学观(2/3)

体进行崇拜,月亮在夜晚是最显眼夺目的。”

    “按理说应该被广泛崇拜才对,可是却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将月亮看作是他们的守护神。”

    随着一连串的讲述落下,一部分观众认为的确如此。

    不过...

    更多聪明的民众们微笑着认为,支持这些观点的信任者们始终有些武断,甚至不学无术!

    但凡仔细追查一番,实际上是能在地球上找到很久以前的壁画。

    譬如:数万年前的全球各国的壁画上都曾经出土过月亮的图案——

    经过学者们的研究,他们发现,在部落时期,甚至更早时期就已有人抬头望月,利用月亮来计算时间。

    “后来,那些支持者们认为:在关于月亮最早的记载中,都不约而同地与大洪水有关,这就不得不让人思考月亮的真实来历。”

    “大洪水我们都知道,在世界上很多传说中,都记载过1万多年之前,以及五千年前——地球上曾经爆发过一场非常可怕的大洪水,天神准备用一场大洪水来惩罚人类,可是最终人类却幸存了下来,这里的变数,就是月亮出现了。”

    “要知道,大洪水在历史上不止一次,而是多次。”

    “一万多年前一次,大禹治水又是一次。”

    “还有,距今大约4000年前左右,亚历山大里亚大图书馆的第一位馆长在他留下的文献中这样写道:【古时,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他在写这份文献时,曾参照了很多远古时遗留下来的手稿和抄本,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量古代文献被毁坏,或者遗失。”

    “当然,还有更多的——”

    “包括古希腊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阿纳克萨哥拉斯;他也根据当时的资料写过——【月亮出现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在人类的早期天空中看不见月亮;而且太阳它不是神,而是一颗会发光的石头;月亮像地球一样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亮因此受到监禁】”

    讲述到此,江哲忽然灵机一动,眼前一亮。

    “至于这些,真假先不谈。”

    “其实还有一个古代科幻杂志;在那时候叫做——【志怪话本】,有一个唐朝的故事【八万两千人修月亮】。”

    此话一出,顿时吸引海量民众眼前一亮。

    对于上过学的网友们来说,这几乎家喻户晓。

    “我知道,我知道。”

    “这个流传很广很广!”

    “对,我听妈妈讲这故事讲到大的。”

    “这故事我也知道,是体现古代人的想象力和科学世界观的;其实古代人很久以前就知道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

    “对对对!”

    “...”

    果然,许多人知道该故事,而且并不陌生,伴随了他们整年童年。

    看着直播间弹幕,江哲轻轻点头:

    “是的,如各位所猜,那便是《酉阳杂序》;这本《酉阳杂序》,出自唐朝的一位作家段成式之手。”

    “在里面有个有趣的记载:有一位士人——王仁本。”

    “他和朋友都很喜欢四处游荡,看自然界的大好河山。”

    “某天,他和另一位朋友二人就溜达来到了嵩山。”

    “可未成成想,本就下午出发的他们,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黄昏,二人也开始找不到。”

    “于是他俩便四处闲逛,想要找到路人问问究竟才能走出这山。”

    “可是,这满目绿色的山上,除了他俩以外,哪里能看得到人影呢?”

    “还真巧合;他俩在草地上遇见一位身穿白衣。”

    “经过一番交谈,王仁本和朋友从白衣人口中得知:【八万两千人修月亮】。”

    说到此处,江哲忍不住发笑:“他们修月亮用的道具竟然是斧头和锤子。”

    “至于是真是假,那我肯定地说:【是假的】,这只是一篇古代的【科幻小说】。”

    “但这个故事里有许多细节,体现了古代人的科学观——”

    “譬如:月亮由七种宝物组成,按照如今辨别,月球表面主要是由氧、硅&bp;、铁&bp;、镁&bp;、钙&bp;、铝&bp;、锰和钛八大元素组成。”

    “譬如:月亮的光芒来自太阳光的照射。”

    “譬如:月亮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譬如:月亮的形状就像球体一样的。”

    “这些,都是出自一千年前左右的话本之中。”

    “大家都知晓,初唐距今1000年左右,那时候的人们其实就已经对月亮有了更清晰地了解。”

    “甚至在学者圈子里——他们都知晓,地球是圆的了;否则不会说月亮是球体;地球不是球体之类的事,这些在古代学者们眼里只是小道;并不如现代网络上流传的故事,什么现代人穿越古代当国师啊,当大佬啊!”

    “若我看来,那些现代普通人穿越古代;第一个下场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