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 4 第 4 章

4 第 4 章(2/3)

来,可书是万万不能不读的。他揉了下幼弟的脑袋,“以后大哥教你读书识字。”

    俞慎思就等他这句话。

    开蒙所学的浅显,《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对于已经考取童生的高昭来说,教个蒙童绰绰有余。何况他这个“蒙童”也没有那么蒙那么童。

    不多会儿瓦罐飘出米香,俞慎思肚里的馋虫又叫了起来。

    高暖这次煮的粥不再是以前清汤寡水,稠度能立住小木勺。姐弟三人一个月来第一吃了顿饱饭,虽然只是撒了盐巴的米粥,却不是向人讨来,而是自己凭本事挣来的,吃得开心又满足,感觉今后的日子也更有盼头。

    饭后姐弟三人坐在门前晒太阳,高暖取过绣棚接着上午的绣,高昭将弟弟搂在怀中,带着他温习上午学的八个字。

    俞慎思为免被姐弟二人误会他天资过人,寄予太大期望,故意认错一个字,只写出来三个笔画简单的字。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最戳心的。他前世是理科生,这辈子做“文科生”不知道能攀登到什么高度,他不能让他们期望太高。依高暖对幼弟的疼爱,若如今表现太聪慧,以后没有大的成就,她必会自责是自己没提供好的条件,耽误他前程。若是现在表现普通,让高暖看到他一点点进步,每一步都有惊喜,她反而欣慰。

    饶是故意出错,这样的结果依旧让姐弟二人吃惊,夸他聪明,读书大有指望。

    他想这个年龄段表现出这个接受度差不多了,万不能冒进。

    他是这么想的,高昭却比他贪心,又教他后面八字“日月盈仄,辰宿列张”,教一个字给他解说一个,学识扎实,童生名副其实。

    俞慎思也不辜负他一片热心,乖乖跟着他学。高昭见他字写得丑,不责备不心急,拿着他的手耐着心一笔一画教他写。

    *

    这两日天气好,屋里的火也灭了。俞慎思吃饱睡足就晒太阳,感觉身体好了许多,至少练字的时候手有些力道。午后隔壁四奶奶的小孙子拿着小木马跑过来找他玩。

    他玩的时候,高暖忙着手上的刺绣,两日来有空就绣,一幅“喜鹊枝头”绣得七八成了。高昭则拿着树枝在地上默写“四书”中生疏的内容。

    石头乡开集这天,俞慎思兴冲冲起个大早,又是抱树枝,又是烧火,吃饭的时候分发小木勺,表现出自己身体好了,“很能干”的样子。

    在高暖和高昭准备去赶集时,他以此央求二人带着他,再三保证听话不乱跑。高暖和高昭方知幼弟一早殷勤是为这个。

    今日天暖没风,他们也不忍心丢下幼弟一人,大不了路上他们姐弟轮流背着幼弟,也好过让他一人在家伤心,答应带他出门。

    俞慎思高兴地立即跑冲出小院子,怕他们后悔似的。

    刚出村子就碰上桂婶等几家人准备去乡里赶集。相互打了招呼后,推着独轮木板车的根叔好心道:“小幺儿,到车上来,叔推你。”

    根叔是桂婶的丈夫,和桂婶能说会道不同,根叔略显得木讷憨厚些。

    车上还坐着两人的儿子虎头。

    雪路不好走,俞慎思也不客气。

    刚坐上车,桂婶便问高昭前日去给何老板写祭文的事。

    前日高明春回到家,碰巧村上几个妇人和自己媳妇在闲话,媳妇问了句结果,引得其他妇人好奇追问。几个妇人回到家后又和家人说起。

    高家村就三十来户人家,他们姐弟又是村里的“另类”,很快大半个村的人都知道了。

    高暖道:“这事多亏春伯帮忙,我们姐弟才能吃一顿饱饭,今天就是到集上买点东西去道谢的。这段时间各位叔婶也帮了我们不少,我们姐弟还不知怎么谢呢!若是以后叔婶有用得着我们姐弟,只管过来递个话。”

    几位叔婶听这话心里头暖洋洋,这姐弟知恩图报,不像他们那个爹。

    桂婶也客气笑道:“就一口吃的,哪值得你还记在心里。”

    “婶子不计较是婶子心善,我们不能不记着。”

    几个长辈心中感叹,多懂事的丫头小子,高明进的兄弟怎么狠得下心丢在这不闻不问。待正月初一他们回来祭祖,看他们怎么和祖宗说。

    高暖走到桂婶身边和她说绣品的事。她手上的这幅绣品今日回来差不多能绣出来。马上过年桂婶也不朝县里去,要上元节后才能到县城换钱,这段时间不能白白浪费了。

    她手里的钱也只够买点吃食,没有余钱买绢绸针线,还是要向桂婶借。

    桂婶笑呵呵说:“那怎么不成,我那儿还有不少料子,放着也不生钱,你得空过来拿,别跟婶子见外。”

    “多谢婶子,我就不客气了。”

    一路上闲话很快就到了集上,几家各自去买所需,约好街南头碰面。

    石头乡的集市不大,总共就东西、南北两条街,形成十字形。东西街主要卖吃的,南北街则是卖用的多。

    年前最后一个集,人较往常多得多,人挤着人。每年这个时候最容易丢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