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小叔子兼祧两房后,夫君回来了 > 499城墙下

499城墙下(1/2)

    盛春的绿色,将汴京城外邻郡的城墙染得绚丽多彩。

    林之念刚到,一袭轻薄战甲,头戴金冠,二十四冠冕,眉宇间透着平静的威严,眼里容纳着万事的兴衰。

    此时她带着众将士站在城墙上,前面就是汴京城的城墙。

    胜利,仿佛已然近在咫尺,但没有人懈怠。

    林之念也不曾。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千将士跪迎他们的皇。

    林之念站在城墙上,俯瞰前方繁华的城池,它如枯木上的新芽,已然在陆辑尘手里焕发了生机:“起来吧。”

    这些年,陆辑尘借着战争的手,铲除了不少人,世家大族多数被他剔除,汴京城又完全在他的手里,守城的十万大军是他一手缔造,剔除了腐肉,都是血肉淋淋的坚守。

    这个时候,他若死战,大周这片刚刚恢复鲜嫩的叶子,必能炸出炫灿的颜色。

    所以,林之念没有攻城,只是围着,尽量不擦火花,因为背后才是更净的一片‘净土’,她有的是时间。

    赵意向冬枯姑姑点头。

    冬枯郑重回礼,如果她下放了,多年都不会追上他的品级,所以她不会把对方的客气当理所当然。

    赵意的客套,是因为她身前站着的君主。

    林之念神色坚定,虽然‘净土’上堆积的是杀戮、动荡,但,腐朽入土,焕发了生机。

    生机吗?

    林之念余光看向身侧的冬枯,眼底浮现一抹疼爱的笑意,曾经十五六岁、单纯活泼的小姑娘,已经长成今天能独当一面的样子。

    冬枯察觉到君主的视线,拉回望向远方的目光,看向君主:“君主?”

    林之念没说话,她身边另一侧是这次北上战役中,最年轻的将领——赵意。

    他们两个人,可记住了这些年的感觉,谋划、算计、剔除,这样的事,他们晚年不妨再来一次,为国剔骨疗伤。

    冬枯疑惑?

    林之念已经收回了目光,没有现在说,正是难得的时候,何苦说沉重的话。

    这些年少的孩子,慢慢就会看懂了。

    赵意听到冬枯的动静,看眼冬枯,又看眼君主的背影:怎么了?布防有什么不妥?

    冬枯对上赵意的视线,微微摇摇头:君主什么都没说,但应该是满意的,君主有对她笑。

    赵意有些担心,君主刚到,尚未修整。但随即又释然,君主自有君主的考量。

    ……

    墨色,无差别包裹了天地,月亮高高挂在天上。

    君主刚刚问完话,赵意跟同僚从府邸内出来。、

    突然,有人来报:“赵将军,汴京城门上所有旗帜换成了白旗!”

    同行的人愣了一下,继而大喜:“这是投降了!”

    “太好了!”

    “谁说不是!”

    赵意神色没有什么变化,想到对面城内龙椅上坐的是谁……因为君主到了吗?“一起去通知君主。”

    ……

    一刻钟后,林之念重新站在城墙上,一身常服,木钗人静,依旧给人难以言说的压迫感。

    赵意站在君主身后,但不知什么原因,他多退了一步。

    冬枯守在君主身侧,君主刚刚沐浴完,头发半干,虽然加了披风,可晚上风凉,君主别吹了风才好。

    霍舟递上望远镜。

    林之念接过。

    ……

    汴京城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重而低鸣的声响。

    沉闷的声音如一记记重锤,一下下敲在守城将士紧绷的心弦上。空气仿佛都凝固下来,只余城门沉闷开启的叹息声。

    陆辑尘一个人,一身便装,一步一步走出城门,身后火把通明。

    城门内,一排排的臣子纷纷跪下,恭送落幕的帝王。

    ……

    “报!——君主,汴京城西城门、北城门、南城门同时开启!”

    林之念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向城门下走去。

    赵意立即命所有将士集结,出发,接管汴京城!

    ……

    林之念下马车的时候,百山郡的旗帜已经飘在汴京城城门上。

    林之念的视线,停在火把中的人身上。

    陆辑尘也在一排排的光亮里,看到了从来没有忘记过的人。

    她一身精致的裙袍,长发挽起,气质一如既往的从容,她看着他,便比什么都重要。

    林之念也看着他,于驻守的士兵中,就这样看着,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又很快恢复了平静。

    他坐在那个位置上,写了无数次信给她,也将他的计划安排,一一展现在她面前。

    他的意思,她知道。

    陆辑尘看着站在远处的她,心中燃起一抹喜悦,她做到了,虽然陪在她身边的不是他,可他们也算并肩战过,对吗?

    她说过的,让他在汴京城内等,她会来接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