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459章 后宫训狗

第459章 后宫训狗(1/2)

    十二月中旬,武媚娘改好了一百二十个简体字,取名为“简舒体”。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李治将武媚娘的字帖拿出来,给众大臣欣赏,并且赞赏有加。

    经过此事,简舒体算是正式流传到了长安士林界,成为一种新的俗体字。

    字体简化之事,需循序渐进。

    李治的计划是让武媚娘一次改一部分,慢慢推行到民间,先让民间熟悉这种新字体,再通过引导方式,让这种字体成为主流。

    当然,他这种做法也引起朝中不少大臣反对,尤其是国子监祭酒令狐德棻带头上谏。

    这老儒上了一份奏章,认为不应如此随意创造出新字体,皇帝更不应该推波助流,这会影响大唐人文风气。

    李治召见了令狐德棻,以给国子监增加预算为条件,贿赂这老儒。

    其实打完高句丽后,李治就准备扩大国子监规模。

    当初故意压着,就是知道简体字推行时,有一群老儒要跳出来反对,就把这张牌捏着不放。

    大唐的这些老臣,其实一个比一个精贼,并非顽固不化的那种人。

    别看令狐德棻是儒家大佬,其实颇能灵活变通,他见皇帝给足了自己面子,好处也拿到手了,就一声不吭的接受了。

    李治与令狐德棻谈妥之后,便召见了户部尚书卢承庆,让他将国子监的预算增加一成。

    卢承庆倒是没有讨价还价,只提到了另一件事。

    “陛下,今年气候严寒,燕然都护府和瀚海都护府又无法上交税收,还需要朝廷赈济,长期以往,朝廷占据此处,似乎并无益处。”

    李治看了他一眼,道:“依卿之意呢?”

    卢承庆道:“不如恢复旧制,让他们自行治理,不用向朝廷上税,也不能再让朝廷赈济。如此一来,也不必在两地驻军,可节省大量开销。”

    他见李治皱了皱眉,忙道:“漠北人烟稀少,情况特殊,故而特殊处理,其他地方,依然可以按照新的羁糜政策施行。”

    李治道:“那如果突厥人和铁勒人又造反怎么办?”

    卢承庆微笑道:“以我唐军之军力,平定叛乱易如反掌。况且臣以为,他们如今也不敢再反叛了。”

    李治摇头道:“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多言。漠北地区必须驻军,也必须由朝廷直接管辖,这两点都不能变,花再多钱也值得!”

    卢承庆见皇帝态度斩钉截铁,想了想,又提出一个折中的法子。

    “陛下,既是如此,不如采取一个政策,慢慢将一部分漠北牧民,迁调到关中,让他们开垦荒地,如此应能弥补些收支。”

    李治挥手道:“这个办法可行,你上一份具体施行的诰书,拿来朕看。”

    卢承庆应诺一声,告退下去了。

    李治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感觉肩膀有些酸痛了。

    因为高有道和杜易简出使大食,导致东台少了两个得力干将。

    李治虽调了骆宾王和杜复两人进入东台,替代两人。

    但骆宾王和杜复毕竟业务不熟练,导致出现很多争议和问题,都拿到李治这里裁决。

    这也让李治的工作量大幅增加。

    再者,李治如今也快四十岁了,年纪越来越大,精力比不上刚来大唐那会了。

    他迈着四方步离开正殿,准备去后宫找一个嫔妃给自己捏捏肩膀,舒展舒展。

    手引技巧最好的是杨才人和郑才人,李治前几日去找过杨才人了,本着雨露均沾的原则,便朝着承香殿去了。

    沿着宫道,来到承香殿,却发现门口站岗的内侍和宫人一个都看不到。

    王伏胜眉毛一皱,便要进去收拾那些擅自离岗的人,被李治拦住了。

    “无妨,先进去瞧瞧。”他一路进入东院,畅通无阻,没有遇到任何守值宫人。

    迈步来到正堂时,才总算发现一群宫人、内侍们都站在走廊外,探头看向屋内,似乎在看什么有趣之事。

    一阵阵笑声从屋中传来,隐隐还有狗吠之声。

    李治大感好奇,迈步来到正堂外,朝屋内一看。

    只见一只白色小狗正在屋内跑来跑去,旁边有一名女子拿着一根竹棒,棒上挂着铃铛,似乎正在指挥它。

    那小狗随着竹棒挥动,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仿佛杂耍动物一样。

    那女子李治也见过几面,是刘充嫒刚收的义女,名叫徐玲。

    李治也没想到她竟有训狗的本事,而且技巧高超,不仅郑才人看得津津有味,刘充嫒也在屋中,笑声连连。

    这时,王伏胜咳了一声,终于有内侍注意到李治来了,急忙跪下见礼。

    “圣人万安。”眨眼间,便黑压压跪倒一大片。

    屋中之人也都赶忙跑出来见礼,更有趣的是,那只小白狗竟然也跑了出来,蹲在地上,朝李治摇尾巴。

    李治心情顿时舒畅,抬手道:“不必多礼。”迈步进入屋中,在上首榻上坐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