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自身底蕴,这胜算便有了两成。”
张牧摇了摇头:“两成?不够!”
“总有时间。”闻浪继续道,“到了五成,就是入局的时候了。”
张牧稍稍坐直了身体,饶有好奇问道:“先生是怎么看出来的?”
闻浪抬手指了指站在门口的白马义从。
“某虽然是一介书生,但行走天下,又有观风使的便利,自信眼力不错。”
“寨主这队兵马,无修为却气血雄壮,皮肤若有微光,就连那马儿亦是眼中有神。”
“我若没走眼,应当是一门练兵法!”
“武寨敢以练兵法练兵,寨主必然早就胸有大志!”
张牧张了张嘴,没想到是这里露馅了。
“兵马入城而秋毫不犯,是为仁。”
“舍钱粮而活百姓,是为义。”
“乱世之中,不争做出头,是为智。”
“这般势力,某生平少见。以某之眼光,当有大气运。某愿附骥尾,他日随寨主远飚千里。”
张牧闻言,脸色严肃了一些,站起身,朝着闻浪屈身一拜:“日后要劳烦先生了。”
闻浪重整衣冠,对着张牧一揖到底:“学生愿以平生所学助主公一臂之力。”
言罢,闻浪起身,说道:“主公,某之前说粮不可全发,便是学生为主公献上的首策。”
“可先将粮食运走,于粮仓处放火,对外就说是白莲贼寇报复,烧了粮食。”
“然后以车运三成粮食入城,就说是主公顾念桑梓,特意留下的武寨粮食。”
“以此收全城民心。”
“三成粮食必然不够,半月后,主公便安排远威镖局再运一成粮食入城,一半赠送老幼孤寡,另一半则以低价限量出售。”
“以此让全城之人不忘恩情,更与武寨有生死相依之感。”
“接下来每月都照此办理,不出三月,必然百姓归心,不出半年,万安县就不是大运的万安县,而是武寨的万安县!”
“主公以为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