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依旧对他不假辞色,是觉得没有必要,是不愿自降身份。
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
上者对下者,多是连表面功夫都不做。
嬴成蟜背负双手,不觉得做了一件特别的事,耐心等待蒙骜回复。
天边云卷云舒。
驭手呼心疼自家主君,劝主君回车厢内等待,他在这里替主君站着等候便是。
嬴成蟜摆手拒绝。
无拜帖而仓促前来,已是他的不对。
他站在这里等待,就是在表明态度。
蒙氏宅邸的大门二开,老管家捧着竹简,双手递送到公子成蟜面前。
拜帖不收,就是拒绝。
公子成蟜叹口气,望了一眼门里,接过竹简:
“劳烦长者了,本君明日再来。”
言罢,将行。
“君侯且慢。”本打算不发一言的田法忠叫住嬴成蟜。
表面功夫的“公”难得,被拒绝的“长者”更难得。
老管家近前两步,矮着腰,说道:
“君侯不要来了,将军不会见你的。”
嬴成蟜笑得和煦:
“本君知道此次来的仓促,惹恼了蒙公。
“本君多来两次,要蒙公知晓诚意就好。”
老管家犹豫一下,叹口气,道:
“君侯是先王公子,有此身份,再来几多次,将军私下也不会与君侯相见。
“君侯再来,再被挡在门外。
“不说让我家将军难以自处,君侯自身也会被他人耻笑啊。”
嬴成蟜不怒反喜。
这番话若是能够代表蒙骜态度,意味着老将早就站在了兄长一边。
“多谢长者相告。”少年拱手行礼,咧嘴笑道:“下次再见,定让长者迎我进门,引我见蒙公。”
挥手作别,登车离去。
老管家张望远去的驷马高车,摇摇头。
人是好人,就是太执迷不悟了。
这一日,嬴成蟜接连拜访数位将门。
有大开门户,隆重接待的。
也有比老将蒙骜还过分,连个管家都不派,直接闭门给吃羹的。
夜色将近。
嬴成蟜看看天色,脚步沉重地迈入了最后一家将门,麃家。
和有蒙武接班、一家双将的蒙骜不同。
麃公子嗣,未有从军者。
究其原因,只有二字——怕死。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人懂得多了,性情就少了。
得麃公荫蔽,自小读书识字的麃氏子孙甚为看重自己的性命,不想和那些泥腿子一样去拼命挣军功。
他们出生是贵族,天生就可以为官,荣华富贵一生,为什么一定要去做朝不保夕的武将呢?
就为了能够趾高气昂地指着文官鼻子,大骂鸟人吗?
没这个必要吧。
不为武将,不过是会被粗鄙的武将看不起,被骂几声鸟人罢了。
除了被武将蔑视以外,该享的福、该受的敬……他们一定不少,他们才不上战场呢。
贱民只有军功爵这一条路出头。
麃氏子孙顶着麃这个氏,出生就是出头。
这不是个例,而是秦国将门的缩影。
一代开创将门,二代继续为将的例子,当下也仅有蒙家一家。
白起若是不出事,其孙女白无瑕也不会为将。
于是。
麃公一死,大树倾倒。
麃氏后裔,无可支者。
往日鼎盛如日中天的麃家迅速衰败下来,庭院中杂草丛生,盖住了石板路。
这还是在有蒙骜、王陵、王龁、杨端和、樊於期、王翦等一干武将的帮衬着的情况下。
人不在了,情总会散。
待这情消散的那一天,若麃氏仍无立者。
便会像秦国历史上那些曾经显赫一时、后来却不闻一声的望族一样,成为秦国历史的一部分。
“拜见长安君。”麃公长子,麃家家主麃虎躬身。
将近半百的麃虎面色憔悴,双目中布满了红血丝,头上的白发比地上的杂草还多。
其父死后,他们家的门客自行走了大半,所剩无几。
往日在官场中谁都要给三分薄面的麃氏子弟,没有几人在乎。
虎落平阳被犬欺,落难的凤凰不如鸡。
一直在麃公庇护下的麃虎想改变这一切,但却无从下手。
躺平太久的他突然想要奋斗,不知道该向哪里奋斗。
与父亲交好的那些武将只能给麃家送来钱财,却送不来尊重和未来。
麃虎悔恨,当初为何不参军呢?
父亲给他起名“虎”,就是希望他在战场上似虎,可以从军杀敌接担子。
当